第31章 皇子入宫

太子无事不找他。刘彻一听太子来了,就命李延年回去。太子等李延年走远,才命侍从抬一块木板随他进去。

刘彻好奇,起身走过去,“这又是何物?”

“父皇请看。”太子亲自过去把木板扶正,“父皇,孩儿以前听身边人说,豆子当粮食吃胀气,家里没粮食了又必须得吃,孩儿就想把豆子的吃法昭告天下。”

刘彻很是意外,抬头打量太子片刻,皱着眉头问,“一块木板就想昭告天下?”

“自然不是。”太子笑了笑,把史瑶说的办法润色一下讲给刘彻听,“每年二三月份青黄不接,百姓有了豆腐,去河里捞几条小鱼,和豆腐一块炖,喝着鱼汤吃着豆腐,哪怕一个月不吃粮食,人也不会变得瘦骨嶙峋。”说着看向刘彻,“父皇觉得此法可行?”

刘彻看了看太子,又看了看崭新的木块,忽然笑了。没容太子发问,身上拍拍太子的胳膊,刘彻颇为感慨道,“吾儿大了。”

“父皇,孩儿已为人父,不想长大也得长大啊。”太子看着身材依然健硕,眼角和额头却爬满皱纹的父亲,也不禁感慨,“孩儿以前很不能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句话。早些天在城外看到几个赤足穿着草鞋的孩童,想起孩儿的三个孩子,心里就突然想到这句话,很是不落忍。

“可孩儿不会种地,也不会饲养牲口,朝廷要养保家卫国的将士,也不能减免徭役,就想到这个法子。让父皇见笑了。”

刘彻眉头一挑,问道,“你是不是想劝朕止息干戈?”

“啊?”刘据没明白,眨了眨眼睛,意识到他父皇刘彻说什么,不禁苦笑,“孩儿没有。四夷臣服不止是父皇的愿望,还是孩儿的愿望。”看刘彻一眼,见他没阻止,刘据继续说,“既然父皇提到了,孩儿希望敌不侵犯大汉,咱们也别侵犯敌人。比如西南一些小国。”

刘彻看得清清楚楚,太子一开始没打算劝他息兵,顿时后悔多疑,“这是你写的?”

“是的。”刘据见他父皇不想谈论军事,也不再劝,说多了反而适得其反,“父皇如果认为可行,孩儿现在就命人送往周围郡县。”

刘彻又从头到尾看一遍,看到最后,“你没盖印?”

“印?”太子不解,“只是一块食单,还需用印?”

刘彻瞬间想收回方才夸他的话,这孩子怎么又傻了,“你不用印,各地郡尉可不信这是太子亲手所写。挂在衙门门口,不出一个时辰就会被人偷走。上面有你的印,没有士兵把手,也没人敢动这块木板。”

“那……”太子摸摸身上,从腰间的荷包里拿出一个私章,“这个可以吗?”

刘彻定睛一看,“还是朕令人给你刻的?就用这个。”说着转身去案几上拿朱砂。机灵的闻笔忙令人把剩下九块也搬过来。刘彻看到十块木板上的字一模一样,饶是听刘据说过一遍,依然感到吃惊,“写很久吧?”

“没用多久。”太子一边盖章一边说,“也就一个多时辰。”

刘彻皱眉,道,“半天了,还没多久。”

“半天是两个时辰。”太子嘿嘿笑笑,突然想起一件事,“父皇,二弟、三弟和四弟快到了吧?”

刘彻楞了一下,一时没反应过来,问道,“你说闳儿?”

“是呀。”太子道,“孩儿算过日子,他们上个月中就该受到父皇手谕,月底启程也该到了。”

刘彻想到上午收到的奏章,笑道,“已经到了,明日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