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零七十五章 谁有选择?

李弘紧锁眉头道:“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呢?”

“臣是无能为力,因此臣找来朝中一些中立的大臣想主意,也就是崔戢刃、狄仁杰他们,他们倒是想出一个办法来,臣暂时还不知道,这个办法能否令双方同意,但是臣认为,不管我们想出什么办法,首先得征得太子你的点头。”

“什么办法?”

韩艺立刻从自己的公文包里面拿出一道奏章,给李弘呈上。

李弘接过来,立刻就看了起来,突然,他眉头一皱,诧异道:“让我延迟十年即位?”

郭瑜听得当即面色一惊。

韩艺叹道:“他们认为目前而言,首先要做的就是以保护李唐的江山为先,而当前的情况,必须要慎重处理好每个细节,否则的话,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他们一来认为,太子在这时候即位,对于太子也不公平,因为现在谁也不敢保证能够处理好所有的事,二来,他们认为太子恐怕没有这么多精力去处理这些事务,如果太子拼劲全力,又怕会如先帝一样,身体无法负担的起。三来,从一开始就是皇后在主持政务,如果能够延续皇后的政策,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

但是他们也不是拥护皇后,他们还是拥护太子的,因此还改动了临时约法,设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来限制皇后的权力,将所有的权力都封锁在门下省,保证太子不受到伤害,等到太子你即位之后,再交还给太子。”

李弘沉眉不语,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

郭瑜道:“殿下,可否给臣看一下。”

李弘急忙给郭瑜递了过去,又向韩艺问道:“如果规定我做尚书令的话,那尚书令你?”

韩艺道:“根据崔戢刃他们所言,如果我继续担任尚书令,那我的权力就太大了,可以破坏他们改动过的临时约法,因此必须让我卸下尚书令一职,我也愿意为了太子而致仕,但如果太子还需要臣的话,臣还是会继续担任户部尚书,辅助太子的。如果不需要臣,臣也可以致仕回家。

臣希望太子你明白,臣绝对是拥护太子的,不管太子你做出任何决定,臣都是支持太子,只不过在太子你没有决定之前,臣不能够表态,臣若表态,两边肯定会打起来的,而且这只是一个备选方案,臣还是会不惜一切代价,说服他们两边停止争斗,共同辅助太子的。”

李弘稍稍点着头,但是脸上显得是犹豫不决。

毕竟这皇位是近在咫尺,你让他再等十年,这很残忍啊!

郭瑜突然道:“为何要设定十年的期限?”

韩艺叹道:“首先,谁也不敢确定,什么时候能够恢复过来。但是最主要的,还是为了避免中原内战,我和契苾将军都提议三年,但是崔戢刃他们都认为三年的话,无法给予慕容宝节他们足够的安全感,他们如今已经到达水火不容的地步,而且百姓也已经分裂了,这是短时间内,难以愈合的,必须得花很长的一段时日,才能够让这分裂的百姓又再重新融合在一起。而且,十年之后,太子也才刚刚而立之年,这身体、阅历,都是在最鼎盛的时期,正是即位的最好时机,而皇后的年纪刚好也到了该享受儿孙之福的年纪。”

郭瑜稍稍点头,又看了眼李弘。

李弘向韩艺道:“我我要考虑一下。”

韩艺点点头,道:“但是臣只是先给太子过目,臣也没有把握说服那些人,因此,不管太子答应与否,都得做好应对任何情况的准备。”

李弘嗯了一声,道:“多谢尚书令提醒。”

韩艺道:“要是太子没有其它事,臣就先告退了。”

“尚书令慢走。”

等到韩艺离开之后,李弘便向郭瑜问道:“老师,你怎么看?”

郭瑜挣扎半响,叹了口气道:“尚书令言之有理,如今中原之外的地方都已经是一片废墟,那里百姓都在水深火热之中,如果中原再爆发战争的话,这后果是不堪设想,极有可能天下大乱,殿下你的身体可能无法支撑下去,我仔细看了看这一套新的制度,的确设计的非常的精妙,可以很好的限制住皇后,甚至每个大臣的权力,又能够保证权力不集中在任何一个人的手里,看得出,他们的确是费尽了心思,要保证太子你将来能够顺利即位,只不过这需要让太子你再等待十年,这还得太子你自己拿主意。”

李弘沉思半响,突然道:“老师,其实我根本没有选择是么?如果国家都亡了,那我当不当这皇帝,又有何意义?而且,这只会令天下苍生生灵涂炭。”

郭瑜紧锁眉头,抚须不语。

浏览阅读地址:

这谈着谈着,大家渐渐对于崔戢刃的建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来。

要知道这个团队可是韩艺精心挑选出来的。

崔戢刃、长孙延、王玄道、郑善行他们本来比较特殊,他们并没有儒家那种君君臣臣的思想,他们身上贵族气质更加浓厚一些,在南北朝时代,贵族是经常改朝换代,他们不具备忠于皇帝思想,他们更多是在乎自己心中的抱负,其实长安七子皆是如此,元烈虎就是喜欢冲锋陷阵,统帅都不愿意当,独孤无月天生的帅才,但是他为的是独孤家家的荣耀,而卢师卦更是三度辞官,郑善行当不当官也无所谓。

狄仁杰一开始可都是跟着韩艺混的,多多少少受到韩艺的影响,不再是以儒为尊。

契苾何力当然是绝对忠于李唐的,当初是哭着喊着要去给李世民殉葬,但是他的思想也慢慢在发生改变,不能要求只保证皇帝的利益,也得保证他们这些大臣的权益,可不能皇帝说杀就杀,这就是因为契苾何力年纪不小,他得顾忌自己的子孙后代。

房玄龄这么牛,但是他死之后,房家立刻就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这是很可怕的。

他们只能保一时,制度却能够保很久,永恒当然也是假的。

更加有意思的是,当他们确立武媚娘的前提,谈什么都放得很开,因为不管怎么限制武媚娘,都是可以的,并且限制的越厉害,就越是忠于李唐,这心里也好受多了。

那么反过来说,他们就是更加拥护武媚娘继续主持政务。

如果是李弘立刻即位,那么他们谈得这些事情可就是大逆不道啊。

皇帝能答应他们吗?

不可能的,这只会引起更大的争端。

这也是为什么韩艺选择武媚娘的原因,因为唐初不是一个腐败的朝廷,多半大臣还是效忠于李唐,限制李唐,很多人都不会答应,也没有道理,但是限制武媚娘,大家都不会有这些顾虑的。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武媚娘自身能力超强,且权力欲望极大。

大家开始激烈的讨论这个新框架。

其实韩艺也只是给了一个框架,具体细节,他没有说,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他只会皮毛,具体怎么去弄,还得靠崔戢刃他们。

而话说回来,崔戢刃他们缺少的就是这个框架,有了这个框架,他们立刻就是思如泉涌。

经过数日的讨论,最终为武媚娘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法案。

而这套新制度的核心,就是门下省,其实门下省的职权,本来也就是负责审核皇帝的政令,他们可以不通过皇帝政令,但是后来皇帝又弄出政事堂来,用同中书门下三品来架空三省,而新制度,就是要重振门下省的职权。

最终决定由一百个人来组成门下省,四十个地方代表,六十个精英阶级,虽说这地方代表不是马上选出来的,是要往后延两三年,这一回只是先选出六十个精英代表,但是从这个比例俩看,就还是要继续贯彻精英治国的理念,至于什么民主,那不应该是人为的现象,如果要形成民主,那应该是自然形成的。

而这精英的标准,是要求社会上的一些德才兼备的成功人士来组成,如诸葛孔明那种人就是永远不可能被选上的,他天天卧在隆中,对于国家没有任何贡献,这名气再大也是白搭,这就是避免那些书呆子以及顽固不化的士大夫进入门下省,光会嚷嚷还是不行的,什么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死一般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这履历中一定得有成功的事迹。

而这个德才兼备,表明人生中不能有什么大的污点,在大是大非上,不能犯错,这又将大部分商人排除在外,钱大方他们是很有钱,非常成功,也对国家做出过贡献,但是他们在德行方面都不行。

什么是德,不就是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么。

这等于还是维护了中原一贯以来的传统思想。

算下来,只有如郑善行、卢师卦、王蕴图这类人能够进入门下省,卢师卦也是一个商人,也是一个医生,但他们同样受到儒家教育。

这就是为了保证张文灌、慕容宝节两方的利益。

另外,这六十个精英中,有十个女人的名额,既然是让武媚娘当政,怎么也得给女人一个席位,就她一个女人也不好啊。

这当然是韩艺提出来的,他得让他夫人开心。

但是这么一个组合,就证明门下省是不具有任何行政能力的,而且这些精英也都是不拿工资的,因为这个标准下的每个人都不会缺钱,也就是说主要得有国家责任感,才能够进入门下省,他们平时只是一个屁民,干自己的事业,开会的时候就来开会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