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刀阔斧

然而,现在商人都没有心情关注这些,他们正在全力筹备海外扩张,如今融资已经差不多,因为乐浪州所带来的财富,刺激着他们每一个人,他们希望开辟出更多的完全有商人主导的领土来,在中原扩张,方方面面都要顾忌到朝廷,顾忌周边矛盾,到海外那就无所谓。

但是他们的扩张意图,给市场带来极大的影响,尤其是江南、岭南两地。

江南就不用多说,自从危机之后,睦州的制造业已经是名闻天下,他们手中有着充足货物,而岭南地区经过这些年发展,也有一些规模,但是大量的粮食都没法长安去,岭南的粮仓几乎都是敞开,没有人去偷。如今商人要扩张,就必须购买这些资源,如果在长安购买的话,就还得运去南方。

商人就直接从当地购买,上百万贯的资金砸了过去,这江南市场立刻迎来了新一轮的疯狂,那岭南地区就更不用说,岭南大地主都笑疯了,而岭南也从一个化外之地,成为了一个扩张的大粮仓,要知道岭南的粮价才三文钱一斗,不到长安的三分之一,这令买卖双方都非常开心。

与此同时,大批的扬州、睦州商人开始南下,投资岭南地区,尤其是广州,因为广州离那边最近,有港口,睦州、扬州的人天生可就有着商人基因,他们知道以后那些岛屿都将会成为市场,但是那边可没有什么制造业,什么陶器、丝绸,等行业,纷纷入驻广州。

不但如此,朝廷还将一些武器给外包出去,因为府兵制的武器多半都是府兵自己打造,生产线没有那么大,有些满足不了,所以朝廷就允许自由之美生产皮甲,允许徐珂的弓箭作坊生产大规模的生产军用弓,由他们自己去交易,朝廷就只负责弩、箭、刀、枪。

在这悄然无声间,大唐似乎又再进行一场大规模的变革。

这是大家都没有预计到的,从政策的本质上来将,都不算是什么大政策。

这就是商业带来的,随着商业发展,各地都是相互联系在一起,这一个政策,就能够影响到整个市场,而小农社会,什么政策都引起不了社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其实小农社会来来回回也就两个政策,其一,加税,其二,减税。

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五艘帆船正顺着季风往前行驶着。

“堡主,你看,那便是我们元家占领的岛屿。”

元鹫来到甲板前,眺目望去,隐隐可见远方有着一块陆地,他是长出一口气,又伸展了一下胳膊,“哎呦!可算是到了,在船上待久了,还真是憋得慌。”说着,他又回过头去,朝着正在宿醉的崔平仲道:“老崔,待会别喝了,我们马上就要到了,我可不想背着你下去。”

“我现在是在睡觉。”

说罢,崔平仲转过身去,继续呼呼大睡起来。

元鹫朝着身边那随从道:“去,将这厮给我丢到海里去喂鱼。”

那这话虽然听着不合乎常理,但是元鹫本就是这么一个人,那随从有些犹豫不决,他还真不知道这话是真是假。

元鹫道:“这你都不懂,真是比猪还蠢,你可以先丢他下去,让他清醒一下,然后再捞上来不就行了么?”

“小人遵命!”

谁敢违抗这混蛋的命令。

“遵什么命。”

崔平仲突然坐起身来,冲着元鹫道:“我真是后悔跟你一块来。”

元鹫哼道:“我比你更后悔,除了喝酒,就是睡觉,也不陪我聊聊天,我要你来何用?”

“分娩基金?”

桑木有些懵逼,他都听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韩艺解释道:“昨日,飞雪在分娩的时候,情况非常危险,蒙天眷顾,才闯了过来,据我了解,如今分娩对于女人而言那就是一道鬼门关,而这个分娩基金就是为了能够提升分娩技术。”

桑木愣了愣,道:“这恐怕很难吧?”

“我当然知道这非常难。”韩艺点点头,又道:“可哪怕只是提升一点也是好呀,在此之前我们也经常拿钱出来,去做一些看似不太盈利的事,但是我们却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就是因为只有这个国家越好,我们这些商人才能够更好,如今我们赚了这么多钱,也应该去回馈社会。”

桑木虽然还是不太明白,但是这钱也不多,点点头道:“我会让人立刻将钱给准备好的。”

其实在研发方面,韩艺一直以来都是非常大方的,因为这个只能他来出钱,其它商人不可能愿意为此买单的,就算愿意,也就是意思意思,因这研发是不能马上转化利益的,这是需要很长很长的一段时日,需要很多很多钱,而且可能还得不到成果。但是韩艺知道这方面重要性,因此他一直都在不遗余力打造出一个科研体系。

再加上他有的是钱,但是他又不想将这钱拿去扩大的投资,他现在的基本盘已经渐渐从最开始的制造业转向金融,主要是依靠金行来盈利,金融只有他会玩,这个实在是太超前了,人家想玩也玩不了,包括朝廷在内,但是制造业很多人都能够玩。

韩艺如果再继续扩大自己的制造业,那其余的商人肯定是玩不过他的,以他的财力他可以垄断许多很行业,骡子他可以养,草地他可以种,那么到时候财富都集中在他一个人手里,朝廷只能宰他,而且,这也不是一个健康的商业体系,他也只有将这钱投入到研发之中,他基本上还是保持一个原则,就是人家玩不来的,他才跑去玩。

他很低调的成立了分娩基金会,并且说服柳琴加入这个分娩基金会,同时对外招收一些丰富经验的郎中,甚至于产婆。

这个倒是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因为这种东西太飘渺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只有小胖捐了一万贯给这个基金会,这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已,百姓的目光还是集中在普及教育上面。

在经过无数次的讨论之后,教育局终于正式成立,王义方正式从昭仪学院总院长荣升为教育局局长,朝廷给的是正五品官职,要知道他以前才八品。

这真是令很多羡慕,原来是老师真的可以当官。

而在成立的当日,就颁布了一系列的教育法案。

首先一点,当然就是核心思想,也就是普及教育。

这一次真的是全国性普及,不是说小打小闹。

朝廷明文规定州府必须建立要学院,上州必须建立三所学院,中州两家,下州一家。

学院规模是以当地州府所在的城市人口为基准,乡村就先别管,因为乡村太零散,不可能每个乡村去建一个学院,朝廷也负担不起,也不能让乡村的孩子跑到城市读书,就目前的交通情况来看,这不太现实,这其实也是要推动城市发展,因为教育是非常吸引人的。

费用的话,由中央和地方州府分摊,中央从中减少州府运送来长安的粮食量,韩艺认为这运费实在是太划不来了,尤其是那些没有河道的州县,就还不如用在当地,造福当地百姓,等到代金券普及之后,再做打算。

而商业发达的城市,那是要另算的。

在长安、洛阳、青州、莱州,以及整个运河一代。朝廷是硬性规定,作坊集中区,是必须要建设学院的,学院规模以作坊人数为基准来算,学院的建设由当地商人出资,课本和老师的工资,由当地的印花税来负担。

而国库在教育方面支出,主要是针对军籍户所在乡村。

这些学院中多半也是要缴纳学费的,但是非常非常低,这一年下来,学费大概在三十文钱左右。

因为要是完全免费,大家也不会珍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