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这不是钱,是艺术品

“是啊!这代金券谁舍得花呀!”

虽然印刷还未结束,估计是要一个月,毕竟是全手工的,不是机器印刷,但是这远比之前的铸币,那是要快得多,而且成本至少要减少十之八九。

但是韩艺事先就让人拿出几套全新的代金券,给这些商人、士绅看看。

因为不管怎么样,这代金券一定要他们认同,才具有价值,说到底这只是一张纸。

这全新的代金券一出现,立刻令这些人惊叹连连。

最直观的一点,这代金券是彩色的,就如今的技术,这彩色印刷那就是黑科技啊,如今的印刷那可都是黑白的。

虽然韩艺当初印花金票,用过颜色,但那也不能说是彩色,只能说是有色的,这代金券可就是名符其实是彩色。

这一整套代金券,有着七种面值,一分、五分、一文、五文、一元、五十元、一贯。而且,还不是一种色彩,主色调依次是白、青、绿、黄、蓝、红、紫。

将一文钱的颜色定为黄色,其实也为了象征着铜,这个颜色跟铜很相近,跟龙袍的颜色有着很明显的区别。

光凭这一点,想要伪造,可就是非常难的。

“这这是咱们长安城么?”

宇文修弥拿着一张一文钱的代金券,看着代金券正面的图案,是惊讶道。想要画出长安城都不容易,还印出来,这简直是太不可思议了。

韩艺点点头道:“不错,这正面的图案就是咱们长安城,意义我就不多说,背面就是河西走廊,也就是中原通往西北的道路,代表着贸易,也代表中原和西北都是一家人。”

其实原本提议是阴山作为背面图案,但是唐朝凭借阴山一战,是消灭了颉利的突厥帝国,中原百姓和西北百姓都对这一战都非常深刻,如今大家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就不太好,于是就改为河西走廊。

“这画好像是出自阎尚书之手?”

“不错,这正是阎尚书亲自画的。”韩艺笑着点点头,又道:“而印刷版,我们也是找了两个世上数一数二的工匠耗费半年之久才雕刻而成的,这世上绝无仅有的。”

“这上面的字怎么看着非常眼熟,好像好像是褚遂良的字啊!”

以前的代金券上面写明是代金券,但是最新代金券,不再写明是代金券,上面除了面值之外,就是一个字,唐。原本韩艺是想用“唐元”,但是张文灌他们考虑到元家,会让人误以为,元家跟国家齐平。

“是呀!这的确像似褚遂良的字。”

大家对此似乎非常惊讶,不太确定的看着韩艺,因为褚遂良早就被贬出来,是罪臣来的,不可能用他的字,但是看着又像似他的字。

韩艺笑道:“这的确是褚遂良的字,而且这是陛下决定的,陛下可是非常开明的,不管褚遂良当初犯了什么错误,但是他都是我大唐最杰出的书法家之一,他得书法也是象征我大唐璀璨的文化。”

原本韩艺是建议李治亲自写的,除了拍马屁之外,这意义也是不用多说,但是人家李治是真不好意思用自己的字,因为古人对于书法那是非常在意的,李治认为自己的字是远不如褚遂良他们这些书法大家,这要写出去的话,那肯定会被天下文人耻笑,这真的是有可能的,因为张文灌、刘祥道这些文臣就不是很赞同李治来写,因此李治最终决定还是用褚遂良的字,因为褚遂良的书法那确实非常了不起,可以说是开启‘唐楷’门户,那开元通宝上面的字,也不是李渊、李世民的字,是欧阳询得字。

可见当代人比后世的人,还是要有节操一些,文化跟财富和权力都无关。那后世的人看得都不是字,而是权力和财富,只要这两样达标了,哪怕你的字写得不怎样,也有很多人拍手叫好,都恨不得挂在最显眼的地方,总之,就是非常不要脸。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其实这一句话,对于每个阶级都能使用,你若不得民心,那你就无法存活下去,不管是你商人,还是皇帝。

皇帝为什么喜欢压制商人,不是说每个皇帝的身体就存在着厌恶的商人的基因,皇帝做任何事都是满足自己的政治需求,因为商人天生不讨人喜,压制商人,大家都支持,这样就能转移矛盾,你要压制士绅,反对的人多了去,那就是制造矛盾。

故此,商人想要崛起的话,这形象是一定要改变的,必须得受人喜欢,其实在此之前,韩艺就经常是各种威逼利诱,让商人去干一些有利于百姓的事,商人的地位才会慢慢提升。

但韩艺也只是说拿着利益去诱导,这个只能见一个忽悠一个,而一种成熟的思想那是可以忽悠一大片人的,为什么那篇文章给韩艺带来了惊喜,就是一个原因,因为这能够促使商人去思考,去改变商人的形象。

如果不改变的话,那商人就是一群猪,皇帝随时可以宰,反正宰商人,大家都支持,而且商人钱又多,之前那一场危机,已经说明,只要当权者,放一点风出去,那大家都墙倒众人推。

这闲聊之间,金行、元行、户部的人终于在禁军的保护下,来到了这里,他们带来了印刷代金券的所有原料。关于印刷代金券的分工是非常细致的,印刷工具全部都在屋内锁着的,原料在发行的三方手里,而且,来这里的工匠,虽然都是世上一等一的巧手工匠,他们印刷一次的酬劳,就可以供他们一家人过一年,但他们不是生产原料的工匠,这分得是非常细,务必要保证任何一方都不能私自印刷代金券。

而且他们来到这里,也得接受审查,原料是有严格限制的,不能多带,也不能少带。

光审查就审查到下午,但是来这里的商人、士绅是一点也不着急,你们审查的越久,他们就更加放心。

但是所有的一切事务,韩艺都未参与,他一直都是跟钱大方他们在一起聊天,这也是规定的,因为韩艺的身份太敏感,他既是尚书令,又是金行的主人,并且跟元家还是联姻关系,所以张文灌他们要求韩艺不准参与其中。

虽然韩艺不参与,但是桑木参与,你们谁要玩花招,那韩艺当然也不会答应,这种设计也是为了相互监督。

总之,朝廷对于印刷代金券那是相当谨慎,尽量弄得复杂一些,这种事就不能简单,简单就会出问题。

可是,皇家这一回没有派人来监督。

东宫。

“看到弘儿的身子一日比一日好,朕便是放心了呀!”

李治躺在藤椅上,看着不远处正在御医陪同下慢慢散步的李弘,不禁面露微笑,忽然,他又偏过头去,看着坐在一旁正在煮茶的武媚娘,又是笑道:“这都是皇后的功劳啊!”

武媚娘笑道:“这母亲照顾儿子,岂有功劳一说。”

“是是是,朕说错了。”李治笑着点点头,又道:“对了,今日好像是代金券开印之日吧!”

武媚娘嗯了一声。

“也不知道进行的如何。”李治自语一句,又道:“皇后不打算去看看吗?”

武媚娘摇摇头道:“我去的话,只会添麻烦,帮不到什么忙。”

李治道:“朕说过很多遍了,以前的事就让它过去了,如今谁要还揪着不放,朕决计饶不了他。”

因为李弘的关系,夫妻二人长长来东宫,感情仿佛又恢复到以前那种如胶似漆。

“陛下误会了,臣妾说得并非是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