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七十七章 天助女皇

“没事,没事,也不知哪个王八蛋在骂老子。”

韩艺稍稍揉了下鼻子,又向阎立本道:“你继续说吧。”

阎立本道:“老朽说得也差不多了,可是说到底。”

说到这里,他讪讪笑了几声。

“说到底还是要钱。”

“嗯。”

阎立本道:“但是水泥和马桶的出现,可以解决许多以前城市面临的难题,令百姓生活的更好。”

韩艺又将目光投向墙上那长安城的建设蓝图。

这就是阎立本耗尽心血构建出来的新长安城,他可是这方面的天才,而水泥又给了他无限灵感,因为水泥其实就是可以千变万化的石头,令他非常激动,他觉得自己可以构建出一个新型城市,将自己生平所学,都用于这个新型城市。

不得不说一句,韩艺心里真是非常佩服阎立本的才华,这个新型城市,有着非常完善下水道系统和供水系统,当前的技术,可以做到这一步,可以说是已经到了极致,其中一些技术,是韩艺在后世都没有见到过的,非常巧妙,但是成本也是非常巨大的。

城外的话商人都愿意出钱,因为水泥马路可以为他们节省不少运输成本,但是城内的话,他们可就不会愿意出这钱,这必须要得朝廷出钱,这必须得韩艺点头。

过的好一会儿,韩艺微微笑道:“你这么说,恐怕难以说服陛下,如今也没有谁说对于当下城内的环境感到不满,你这又大兴土木,大臣们都会反对的。”

阎立本道:“那应该怎么说?”

韩艺道:“当然是根据新政的需求阐述你的构想。新政出现之后,百姓的流动将会变得更加频繁,城市人口也将会与日俱增,城内已经快要装不下,那么就需要建造更多的楼房,以及更加合理的规划,节省出更多的地方出来。

还有里坊制度,里坊制度已经妨碍了百姓的生活,有些百姓在城里就是租一个月的房,下个月可能就得去江南,但是里坊制有着许多的限制,而这些限制给百姓带来了诸多不便,这不利于的新政发展。

另外,郊外已经渐渐形成了一个外城区,如何将内外更加紧密得联系在一起,那么城内的规划就应该要更加开放一些,不能还跟以前一样。”

阎立本思忖了半响,又道:“可还是要钱啊!”

韩艺笑道:“只要你能够令陛下来找我谈这事,钱的话,不是什么问题。”nt

记住手机版网址: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武媚娘愣了下,旋即小心翼翼道:“臣妾一直都在宫中,并未受到什么影响。”

李治笑道:“这不可能吧,你们娘家那边的田地可也得缴税,他们难道就一点怨言都没有吗?”

武媚娘道:“臣妾的娘家能有今日,全都是陛下的恩赐,而如今陛下都带头纳税,而且而且这事也都是因臣妾而起,臣妾理应为此负责,母亲那边自当也应该全力支持。”

李治点了点头,突然道:“但如果抛开这一切不说,你对于新政有何看法?”

武媚娘凤目一睁,沉默不答。

这个问题和方才那个问题,可是有着质的不同,方才那个问题只是涉及外戚,而这个问题却关乎于国政。

李治笑道:“你但说无妨,在这期间,朕一直都卧病在床,也不清楚大家是如何看待这新政的,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武媚娘沉吟少许,道:“陛下,你---你是知道的,其实臣妾一直以来都非常支持韩艺的政策,臣妾也认为我大唐必须要全力发展工商业,只是后来。”

说到后面,她是一脸尴尬之色。

李治好奇道:“为何你认为大唐一定要发展工商业?”

武媚娘道:“如今高句丽已经被消灭,而西北也已经征服,边上就剩下一个吐蕃,但是吐蕃身处的地理环境,令咱们中原王朝一直都望而却步,当年汉朝走到这一步,就已经是筋疲力竭,可见大唐不管是想要征服身在高处的吐蕃,还是想要去往更远的西域,这都需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

而原有的生产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大唐开疆扩土的需求,虽然我朝的均田制有别于汉朝,但本质上还是一样的,而在汉武帝之时,汉军虽无敌于天下,但是国内却不能支持不了军队更进一步,如今我大唐也面临着这种局面,因此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唯有寻求突破,生产出更多的财富,发展出更为先进的技术,大唐才有可能征服高出的吐蕃,更远的西域,以及巩固大唐现有的统治。反之,我们只能安于现状,被动挨打,若一味的追求开疆扩土,也只会步汉朝的后尘。”

李治听得面露微笑,不得不说,武媚娘的这一番话,正好言中他的心思,他为什么这么不遗余力的支持韩艺的新政,其中当然有不少客观原因,但是也主观的原因。

他心里也明白,唐朝跟汉朝比较起来,区别真心不大,都是小农经济,都是种田,而汉武帝即位的时候,可比他有钱多了,但是很快就将国家给掏空了,这以史为镜,可知兴替,要这么继续扩张下去,小农经济明显难以支持中原王朝涉及更远的地区,因为土地就那么多,傻子都能够算清楚这笔账,若想要征服西域和吐蕃,就必须要生产出更多的财富来。

而冲破地理的限制,踏足西亚,那可是李治的政治理想,每个政治家都有他的政治理想,并且会一直朝着这个目标走,韩艺的政策给予了他这个希望。

“你说得很对呀!我大唐若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必须求变。”

李治感慨了一番,又看着武媚娘道:“你若能够一直坚持这个想法,那该多好啊!”

武媚娘尴尬的看了李治一眼,道:“臣妾终究是一个妇道人家,心胸可远不如陛下那么宽广。”

这话说得非常巧妙,其实就是变向认错,她当初为什么会那么做,不就是因为他容不下韩艺,心胸狭隘。

李治听得哈哈一笑,但随后又陷入了沉思之中,过得一会儿,他突然道:“如今弘儿抱恙在身,恐怕暂时是不能处理政务,而朕要集中精力处理吐蕃的事,也难以顾忌朝政,你就帮着弘儿处理一些国内政务,书房的奏章都已经堆积如山了。”

武媚娘心中咯噔一下,诚惶诚恐道:“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臣妾如今可还是戴罪之身,又如何能够处理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