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24

“杨桃花。”陈三发觉得今天有些晦气。

唐巧听了不说话,默默去赶车。

赶上小巴车, 陈三发夫妻两可是歇下了一口气, 车费控制干预后不贵,可这么多东西, 带着走那就累人了。

在外打工,两个人都是进的厂子,在流水线上计件。陈三发手脚利落, 唐巧也是个能吃亏, 两人一年手里攒下不少钱,也不怕花这几个。

两人睡了一路, 连车上吵闹的声都没听在耳里。

还是售票员推搡这特意叮嘱过让她叫人的两夫妻, 才把陈三发两夫妻叫醒。

“两位同志,到唐家沟了,你们可以下车了。”

“下车了啊。”坐在外面的陈三发清醒过来,叫醒身边的唐巧, 两人下车带上行李往岳母家走。

对比三十七岁的陈三发,唐巧今年才二十九, 比陈三发年轻八岁,她父母也比陈家老太太赵美英年轻得多。

一回到自个娘家, 东西还没放下, 唐巧就被儿子扑了个满面。

陈飞八岁,瘦瘦的, 但好歹八岁大的孩子了, 不轻。

唐巧差点晃悠着摔倒, 在儿子脸上亲上一口:“想妈没?可想死我了!”

看着快一年没看到的儿子,唐巧险些落泪。

陈飞笑着抱住他妈手臂,粘人得紧:“当然想。”

母子两好一通亲密,而后唐巧父母才帮着接了东西,放进屋里去。

唐家沟比陈家村繁华,所以三轮车,小车,小巴车都有来往,唐巧当初也是被陈三发那张嘴哄了,才一心一意想要嫁过去。当初人嫁过去后,唐巧才知道陈三发在年龄上骗了她,说他只大自己五岁,但实际上是八岁。可陈三发对她好得不行,两个人又有了儿子,有些僵的感情才缓和过来。

现在想想,那些都是陈年往事。

放了东西,坐下来歇着。

唐巧父母没和儿子住,单独带着些孩子们住,孩子们拿了陈三发夫妻两买的糖,一溜儿出去闹了。

唐巧妈就和自己女儿女婿说叨起来一些她觉得两夫妻感兴趣的事。

“三发你二哥今年可是发财了,建了两间屋,冬天住了,等着热的时候拆了再建,好阔气!”

陈三发嘴里的瓜子磕出“咔”的一声响,抬头看丈母娘:“我二哥,他做了什么生意吗?”

“不知道,听说是借钱给陈奇才,陈奇才多还了一些。然后和一个老板看帐,好像拿了很多钱。这你们家事,我就听个热闹。”唐巧妈笑笑。

唐巧想着陈家拥挤的房子,听了陈三发他二哥建新房子了,还挺高兴,起码宽敞了点。

“好事,明年要是能带带我们,我们也发财一下。带不了也没事,回头借钱应急也有地儿了。”唐巧说得乐观,心态平和。

陈三发也差不离这么想,不过比唐巧和她妈更高兴。他二哥出息了,虽然出乎他意料,可他做弟弟也是有面子,为他高兴。

说了这个,唐巧妈说起另外一个事:“还有个事,你们回去可别提到,不然亲家母要生气了。就是你们之前的小弟妹,跑了那个,这回把病了的孩子扔你们家门口了,还想讹钱,把亲家母给气吐血了。亲家母哪,我前两天去看了,人没事,可就是生气。”

唐巧看看陈三发的脸色,觉得他没生气自己妈,就道:“我们今天倒霉地撞上那个女的了,带着个孩子好像要坐火车走。”

“管她,死在外边最好。”陈三发和自己亲妈一个想法。

唐巧妈听得笑了:“我看那个女人今年命不好,在外面估计也会倒霉。城里那个和她好的男人啊,睡着了就死了,往日里那是没病没灾……”

唐巧妈兼职做媒婆,信息很畅通,而且性子也爱八卦,这些事数得清楚。

可以说,纵使陈三发夫妻两一年不在家,还是可以一天知道家里一年发生了什么大事。

听闻自己妈吐血了,第二天陈三发就急匆匆地带着孩子媳妇回家挤小房间去。

给留下些孝敬钱,告别丈母娘,一家三口就坐着丈母娘叫来的三轮车赶回陈家村。

陈家村说穷,是因为没有厂子在附近,也没有什么能带动村里经济的,最有钱的人家还在用着几年前的拖拉机,连三轮车都没换上,落后了时代的步伐一大截。

回到自个家,陈三发和唐巧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孩子看睡在床上的赵美英。

陈飞乖巧地喊:“奶奶,我回来了。”

“唉,奶奶的孙子,回来了啊,乖。”老太太摸了摸孙子的头,想着给点好吃的,再一想吃的除了那些自己吃的老年人东西,其他都给颖妹了,再余下哪些过年走动要用,就把剩下的话放回了嘴里。

陈飞眼睛转了转,有些失落。

陈三发拉着赵美英的手:“妈,你没事吧,我是不在家,在家我打死那个贱人!”

陈三发说得很凶,也是最合老太太意的话。但最近老太太不正常,看开了,叹口气道:“算了,打死她还偿命,别管她。老五看开了,不会再给她占便宜,你们也别提那个人,让老五难受。”

“好。”陈三发点点头,知道弟弟看开了,心里一喜,瘦瘦的脸上那双吊下来的眼角都带上了笑意。

剩下唐巧把钱往老太太怀里一塞:“妈,这是我们的孝敬,一年没顾上您,心里难受着呢,最近可要多让我干活。”

“活还真有,明儿你们二哥收儿子要办酒呢。”老太太道,“陈铮那孩子挺乖巧,我老婆子觉得行。”

陈铮每天除了认字,都闲得慌,段淑芬又要照顾干活的,就把老太太给陈颖和陈铮管了,陈铮心细,随便动动手把老太太照顾得舒服,也在心里多看中了陈铮几分。

老太太那些舍不得拿不出的糖和别的吃食,好些是觉得孩子用心了,这么出去的。

唐巧妈忘了陈铮这事,赵美英把陈三发夫妻打了个措手不及,不过再一想也不是大事,收儿子就收儿子,是二哥家的事。

和赵美英说了几句,赵美英就赶着夫妻两去收拾东西,好晚上睡觉。

房间段淑芬抽空打扫过,干净,就是空得很。

交代了一句儿子自己去玩,两夫妻又忙活起来。

收拾完东西,两人又上手给陈二和夫妻两帮忙去。家里兄弟,这些建房子的事,都是一起出力的。

男人们在一块,陈三发看看二哥和小弟,有些纳闷:“老四是没回来,大哥呢?我咋没看到人。”

“大哥在嫂子娘家呢。”陈二和笑着看了眼弟弟,不想他糟心,问起别的事:“你和小弟妹今年还好吧?”

陈五贵哼哼:“哪年会在大嫂娘家一住这么久,就是小气吧。不想干活,也不想出钱,就当做不知道了。当年他建房子,我们哪个没出钱!”

陈五贵这郁闷堆积了好多天,不爽着呢,偏偏二哥脾气好,不计较,这回看三哥回来了,陈五贵也耿直出声。

果然,陈三发面色不太好了。陈三发和他名字里的发一样,是最爱发财的,想给儿子媳妇好日子过,进取心最胜。同样的,也见不得别人占自己便宜。

“亲兄弟,明算账。回头我可要和大哥说说,找他要钱的。二哥你到时候也帮着我说话,别闷葫芦!”陈三发道。

陈二和叹气:“到底一家兄弟,以后不给他便宜就是,记住教训。”

“我不行,我不吃这个闷亏。”陈三发脾气直。

陈五贵乐了:“我也不想吃亏,二哥你别拖后腿就行,看三哥的!”

段淑芬和唐巧就在不远处,听得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