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大喝一声,目射神光,催动功法,顿时,一千小符文,抱成一团,以大罗之道排列组合,最终凝聚成一座大罗符阵。
紧接着,一千大符文,一千上古符文,亦分别结成一座大罗符阵。
三座大罗符阵,正是三三之数,李兴此时才明白,天邪大帝当初让他修炼三类神术的深刻用意。三三生万物,大罗三三,顿时就产生无上的奥妙来。
“诸多武道,皆入浑沌!”
随即,李兴又是一声喝,二十四轮大日,代表二十四种武道,全部投入浑沌星云之中,产生连番爆炸。
这大罗惊天功与浑沌武道一融合,互相促进,产生奇妙的效果,二十四武道,彻底融而为一,化作浑沌武道!
那上古玄经上,无数的古字都放射出光芒,照耀大阵;大周天星图,也释放两种星力,加持其身。
“轰隆!”
仿佛天塌地陷,整个真武天阵,瞬间缩成一点,就像宇宙终结之日的情景,一切神术、武道、功法、神物,皆缩入其中。
随后,李兴的元神,也缩成一点,纳入真武天阵之中。
元神归一,缩小的一瞬间,产生无上力量,推算之能前所未有提升。
时间仿佛过了一万年,又仿佛是万分之一个刹那,极长,又极短。
明亮的光芒,凝聚于极小的一点,细如针尖。
“轰!”
忽然,这一点又无限放大,一道惊天神华,冲天而起,化作一道神光长河,长达三千里,纵横白阳境天。
长河之中,有三千符文,有浑沌武道,异象纷呈。李兴的元神,明显经历了一次蜕变。那天地宝书,于元神中一下放大,将李兴的元神,三千符文,诸多武道,真武天阵等等,全部装入其中。
“咔嚓!”
“轰隆!”
无穷雷电,无量火光,无数天魔,无数劫难,从天而降,也不知从何而来,全数打到李兴元神之上,却尽数被弹开,无一逼近。
白阳境天,天兽们都呆呆看着这一幕,彻底被震撼了。
“我的天!仅仅凝聚神符,就要经历这样恐怖的劫难啊!法师的法劫,也不过如此!”天狮夫妇喃喃道。
巨响过后,一道无上神符,光华万丈,至尊至贵,有无上威力,无上大势。这道符,长三千里,宽八百里,震古烁今!
(下章约16点上传,求花花。)
第561章凝聚神符!练神五重大圆满!
十七万天意神丹,最终有十五万三千落到李兴手中,这些神丹,足够他凝聚上古神术之用了。
那管事将神丹交给李兴,笑道:“兄弟,你以后若还有宝贝,一定前来找我。”说着,把一只符牌交给李兴。这符牌,是天意斋的贵宾凭证,有了它,以后交易皆可优惠。
李兴谢过对方,随后又遍走天意神舟。这天意神舟之上,也有一些商铺,出售灵药等等,他准备顺道选购了一些灵药,填补药田。
他的药田,如今培植了七万多味灵药,有西门独秀等几名药奴负责管理,规模越来越大。境天之中,灵药生长迅速,一种灵药,往往一年之内,就可以大量复制培养,达到量产。
这些年来,他已经积累了大量灵药。某些灵药,由于生长太快,甚至占地几十亩,成千上万。当然,这也亏了是在白阳境天之中,否则根本不可能发生此类情况。
每一种灵药,必须汲取天地灵气,在特定的环境之下才能生长,数量稀少,不易产生。白阳境天却让灵药们无视这些条件,可以尽情疯长。
灵药的年岁越久,价值就越高,一株三百年灵药,可值一枚下品天阶丹药;六百年灵药,就值一枚天阶中品丹药;至于千年灵药,就要用神丹才能买得到。
李兴的药田不乏千年灵药,甚至有几千年药性的灵药,是他的一大笔财富。
天意斋的药铺,没有让李兴失望,能够提供大量灵药。经过一番挑选之后,他一口气买下三万种灵药,每一种只要一株,药龄都不超过三百年,价格较为便宜。
三万株灵药,最终也花掉了一万五千枚天意神丹。一下子就要三万株灵药,不是小数目,货源需要七日的时间去调度,所以他只能等上几天。
闲来无事,李兴倒结识了不少人物。天意神舟之上,有不少丹师出没。
此时,一间凉亭,几位丹师讨论丹道,李兴居末座,虚心听教。
一位法天七重的丹师,颇有长者之风,大方地分享炼丹心得:“丹道一途,永无止境,据老朽所知,天下丹道,无非三类,小炉鼎丹法、大炉鼎丹法、天地炉鼎丹法。”
李兴忍不住插口:“老师,传闻之中,不是还有一种太上炉鼎丹法?”
他这般一问,长者笑说:“小友,那太上炉鼎之法,实力修心之道,须达到太上忘情,血肉之躯,身处尘世,我辈如何忘情?”
李兴合掌一礼:“晚辈受教。”
长者继续道:“小炉鼎丹法,以器物、地火为辅,实为下乘丹法,可惜当下丹师,多在这上面劳神费力,诚为可惜。”
“不然,任何一种丹法,只要达到极致,都能炼出好丹。”另一位长者发表意见,“大炉鼎丹法固然好,但对本身要求过高,天下丹师,又有多少能做到?”
二人都是丹道大家,展开了一番辩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李兴获益匪浅。
说到中途,争论的焦点又转到了大炉鼎丹法的本质上。一方认为,大炉鼎丹法,是炼丹之道,核心是炼制丹药。另一方则认为,大炉鼎丹法的核心是炼形炼体,把丹道与修炼合在一起。
李兴本身修炼大炉鼎丹法,甚至用之修炼九生九灭金刚不坏神功,自然较认可第二种说法,他便站出来,道:“晚辈对于丹道,有一些浅知薄见,请前辈指正。”
这些坐在一起论道的人,多数胸怀博大,不以貌取人,李兴修为虽不起眼,他们依然平等视之,并没觉得李兴班门弄斧。
“小友请讲。”一丹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