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4 章

姬萦无动于衷。</p>

“一剑,是替大伯父和千寨民刺。”</p>

又是一剑刺中他身体,新鲜血涌了出来,让明黄龙袍变了颜色。</p>

“你杀了我,你就是弑父弑帝千古罪人!姬萦!你个孽种,谶言果然是真,你到底为什么没死——”章合帝在濒死恐惧中大叫着。</p>

“最后一剑,是为我自己刺。”</p>

姬萦剑尖抵上他心口,但在最后时分,她如前一样,避开了要害。</p>

宝剑深深地刺入章合帝身体。</p>

“你不配为夫,不配为父,更不配为皇。”</p>

“今以后,如猪狗一般浑浑噩噩地活下去吧。”</p>

姬萦晕了受伤章合帝,在满屋尸首中寻了个跟章合帝身体特征差不多,调换了两人外衣。又依照龙袍上破口,在那具匈奴尸体上依样刺了剑。</p>

她扯下天阁里纱帘,将烛台和香薰炉里油倒在伪装成延熹帝匈奴尸首身上,令火焰顺着纱帘蔓延。</p>

做完一切,她靠在门前剑匣拿进了暖阁,掏空了里面隔层,将昏迷不醒章合帝塞了进去。</p>

除了杀和不杀,她还有第种选择。</p>

天京光复,是蛮叛乱之后大夏迎来第一场酣畅淋漓大胜仗。虽然可惜是章合帝殒身在战乱之中,但除了让大夏百姓仇恨蛮由多了一个,青州皇宫里延熹帝夜里能睡得安稳些以外,并没有太多改变。</p>

当天晚上,天京皇宫整夜长明,鼓乐不断,金銮殿成为大军论功行赏地方。</p>

一架马车果子巷悄然驶出,水叔在夜色中离开天京。谁也不知道,本该“殒身”章合帝,脚被缚,嘴被堵住,只能在马车中绝望地以头撞车。</p>

水叔坐在车头,一路扬鞭疾驰。</p>

五日后,马车抵达高州白鹿观门口。头戴斗笠明镜院主在女冠簇拥之中走出观门,白纱在风中摇动,模糊是她脸上被烧毁狼藉,不变是她依旧冷硬坚定神情。</p>

水叔拿出姬萦所写亲笔信,双呈给位在对抗蛮暴行中烧毁了面容女观主。</p>

明镜院主看完信中内容,目光转到马车上,就如当答应江无源请求时一样,虽然面露恼怒,言语冷硬,但她最终还是伸出了援。</p>

“罢了,罢了!她在信中既利害说得般清楚,我若再是拒绝,岂不是苟且偷生、不忠不义小人吗?我早知道,她是个麻烦!”</p>

水叔松了口气,本来准备好无数说辞不必再多费唇舌。</p>

“还有个,是姬萦托老夫转交观主。”水叔拿出当日姬萦明镜观主身上偷来度牒。</p>

明镜只看了一眼,被上面明萦观主四字给气笑了。</p>

“改得乱七八糟东西现在还我又有什么用?让她在外谨言慎行,莫给白鹿观丢脸是。”</p>

明镜转身返回院中,走了几步,中途停下,回头瞪向水叔。</p>

“站着做什么?人带来!”</p>

片刻后,一个脑袋上蒙着布口袋,双脚不断挣扎男人呜呜叫喊着,被水叔和姜大夫拖进了地窖。</p>

许多小女冠躲在屋檐下好奇地观看,低声交谈。</p>

“看衣服是匈奴人呢……”</p>

“听说姬萦已经蛮赶出天京了,天下也快太平了吧?”</p>

曾经带头欺负过彩圆小女冠已经成了她人师姐,早已不是当初那个幼稚孩子。她人群中走出,吆喝着看热闹小女冠们散去。</p>

“回万法堂去!有说闲话时间,不如多学一点功课,等你们姬萦师姐回来,小心我你们小报告去!”</p>

女冠们一哄而散。</p>

在她们脚下地窖里,一百零根银针陆续插入章合帝头皮。他双眼暴突,惨叫声被堵在肮脏抹布下,姜大夫是第一回,大约也是最后一回,给地位如特殊人实施针疗之法,他难免有些慌张,几次刺偏了位置,令下人多发出了几声惨叫。</p>

水叔直到时,才知道一岁姬萦曾躺在同样位置,受同样酷刑。</p>

他终于明白姬萦为何会将公子忘得那般干净,也终于明白,公子为何对她没有丝毫怨意。</p>

份明白来得太迟,他已不记得自己因给了姬萦多白眼冷光。</p>

强烈羞愧在他内心中膨胀,他甚至已不知回去之后该如何面对姬萦。</p>

明镜观主闭口不言,姜大夫也含糊其辞,水叔只能自行猜测,为什么南亭处要对一个一岁女孩下毒。</p>

不知过了多久,姜大夫满头大汗,终于插完了一百零针,而不堪剧痛章合帝也早就昏倒过去。</p>

姜大夫擦了擦脸上汗,对水叔说:“走吧,我们出去说话,待药效生效还有一段时间……”</p>

水叔毫无同情地看着在石床上绷得如同红虾人,将羞愧转为怨气倾泻在章合帝身上。</p>

“你去吧,我就在里守着。”</p>

“等他再次醒来,说不定要到明天晚上了——”姜大夫惊讶道,“你熬得住吗?”</p>

“有什么熬不住,比难熬时候多了。”</p>

水叔不为所动地搬来一张小板凳,挨着章合帝坐下了,目不转睛地盯着他每一根睫毛变化。</p>

“我会确保直到他明天醒来,连一根蚂蚁无法挪走他头顶银针。”水叔冷冷道。</p>

……</p>

天京光复消息像一道闪电,迅速传遍大江南北。连九大节度使联合也未能收复天京,在青隽节度使徐籍一人指挥下重回地图之中,就连徐籍挟天子以令诸侯行为,也在民间有了不同解释声音。</p>

天京光复,让徐籍声誉一时无出其二。</p>

除徐籍以外,九大节度使中仅剩五大节度使向朝廷发以贺表,询延熹帝返回天京皇宫时间。</p>

延熹帝在青州望眼欲穿,徐籍却在天京以要为章合帝筹办丧事为由,不宜动土迁居为由给拒绝了。</p>

直到天京光复后第四日,徐籍才终于有空召见姬萦。</p>

召得慢比召得快好,至说明暖阁内尸体没有露馅。</p>

虽然第一天庆功宴是在皇宫里开,但之后徐籍住所和办公场所是他前在天京城中宅邸。</p>

遍地萧条天京只有徐府门口才是车水马龙,姬萦骑马来时候,还以为回到了天京尚未沦陷时候,各种小吃馄饨摊子摆在了徐府门前,还有叫卖笔墨纸砚,顺势还有帮写家书——摊子前已围了许多不识字青隽士兵。</p>

姬萦踏入徐府后,快被领到了书房里。</p>

小小书房里,竟然同时容纳了多尊大神,姬萦匆匆一扫,看见了徐籍、张绪真、徐天麟张青隽熟面孔,以及白阳节度使梅召南,瞿水节度使张趣两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