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 章

这出人意料的回答让姬萦愣在原地。</p>

是叛逆?是狂放?是超乎寻常的傲慢,还是……姬萦一时拿不准他的真意。</p>

“若天下英雄都已绝迹,此次勤王平叛,岂不是必败无疑?”</p>

让姬萦意外的是,徐夙隐并未出言反驳。</p>

“真的会输?”她大吃一惊。</p>

哪怕经过这些年的繁衍生息,盘踞在关内的三蛮总数也不过六七十万,就算全民皆兵,也不及九大节度使的兵力雄厚,更别提,除了九大节度使,还有各式各样的民兵前来支援。</p>

己方的兵力,就算保守估计也是三蛮的两倍之多,为何徐夙隐会笃定此战必败?</p>

“兵力可算,山势可算,唯有人心不可算。”</p>

冬青纹银色发冠下,一束缎子似的青丝垂在徐夙隐胸前。一阵细风从窗外拂进,他随手用掌心一覆,她看着那如葱如玉,修长瘦削的五指,一个愣神,想起开在墨石盆奁里的水仙。</p>

“夏室倾颓,群龙无首。新帝初立,兔丝燕麦。九大节度使,立场不一。三蛮有城可守,银粮充足,联军人心不齐,乌合之众,拖得越久,战局越是不利。宰相明白这一点,其余节度使也明白。但他们还是会想方设法拖延全胜的时机。”</p>

“为什么?”姬萦脱口而出。</p>

“对夏室的不利,不一定是对己的不利。”他说,“反过来也一样。”</p>

姬萦思索着徐夙隐的话,忽而醍醐灌顶。</p>

她目不转睛地看着徐夙隐。</p>

“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她问,“就不怕我反悔退出平叛队伍吗?”</p>

“你现在退出还来得及。”</p>

“不,我不会退出的。”姬萦果断道。</p>

“为什么?”这回轮到徐夙隐发问了。</p>

他向来不动声色的脸上,极快地闪过一丝不解。姬萦捕捉到这一变化,心生一些得意,就算是徐夙隐,也有猜不透的事情。</p>

“匡扶夏室,匹夫有责。若是贪生怕死,当初我就不会离开道观了。”她半真半假地说道。</p>

徐夙隐一怔,因这意料外的回答而显露出某种动容。</p>

山民们彼此招呼着又要开始赶路的声音传进姬萦耳中,她往窗外看了一眼,利落地起身。</p>

“要出发了,我先回去了。”</p>

徐夙隐目送着她身姿矫健地跳下马车。</p>

姬萦的身上没有任何饰物,小巧的耳垂上也只有一对空荡荡的耳洞眼子。</p>

徐夙隐第一次见她时,她散着及腰的乌发,赤足行走山水之间,自有一派洒脱的言行。再相逢时,少女虽然模样大变,但那股烈焰般热烈的气质仍旧没变。</p>

她走出两步,忽然转身,徐夙隐来不及收回视线,猝不及防撞进那双明亮的眼眸。</p>

竹叶般幽翠的道袍因灌注的春风而鼓胀起来,一如主人舒展张扬的姿态。</p>

“徐大公子,多谢你的书!等我看完了再还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