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望之:“……”
人在屋檐下,哪有不低头。
他也有今天!
萧望之有半个月都被苏禧强留在蓬莱殿,他们同吃同住,不说宫里上下,便是朝堂上来,估摸着也没有人是不知道的了。知道归知道,却是绝没有资格干涉的。
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萧望之没有少被苏禧占了便宜。他不是不反抗,可次次都没有用,到了后来变得麻木,干脆是不再去管,一心将养起自己的身体。
那一场刺杀,表面看是属于大燕的手笔。但稍微思索一下,便知大燕的人要潜入京城已不易,如何能掌握得了女帝行踪?可想而知,必有内应透露消息。
朝堂之中若留着这样的人在,势必对大周极为不利,后患无穷。此时要怎么将小人给揪出来,同样需要深思,若轻举妄动、打草惊蛇便不好了。
萧望之身体逐渐康复,人也早不似先前那么的虚弱。苏禧知道马上留不住他,也不强行要他留在宫里。一日,她和往常般亲手帮他给伤口换药。
伤口在后背,只能将上半身的衣服剥了。苏禧拿热水先帮他清洗过伤口,却不着急上药,而是捣起蛋,从后面沿着萧望之的耳背、脖颈一路的往下吻去。
萧望之察觉到了不对,便要起身,被苏禧按住肩膀。
她凑到他耳边说:“等一下,有点事……”
帐幔被拉上,里面发生的事外面的人谁都看不真切。远处几名听候吩咐的宫人们面面相觑了半晌,终于悄声的退了下去。帐幔里面,苏禧将萧望之身子扳过来。
她趴在萧望之的胸前,亲一亲他:“我想去边关。”
压低声音说出的这么一句话,落到萧望之的耳中,却如同平地一声惊雷。
萧望之醒悟过来此处应是蓬莱殿,待再去看床榻旁的人,心里便生出了一种异样感觉。他深深抿唇,动手掀开了锦被,想要起身,却不妨扯动伤口,疼得厉害。
半坐在床榻上,伤口持续的痛楚传来,萧望之勉力坐着,额头转眼布满了细密的冷汗。他干燥的嘴唇看不见血色,一张脸也泛白,眼前渐渐是一阵一阵的发黑。
苏禧睡眼朦胧中醒转过来,睁开眼睛,面前便是萧望之虚弱的一幕。她怔了怔,动作迅速爬了起来,扶住萧望之的胳膊让他重新躺好了,拉过被子帮他盖严实。
萧望之身上根本没有多少的力气,只能任凭苏禧摆弄他。难受得厉害,萧望之一时闭上了眼睛。苏禧倒了杯水问:“醒了怎么不喊我?你现在不能随便折腾。”
“喝点水吧。”听到苏禧的话,萧望之睁开眼,偏头看一看她,再看看她手里的茶杯,最终点点头。直到两杯水下肚,萧望之才感觉嗓子舒服了不少。
苏禧搁下茶杯,分外温顺对他说:“御医说你能醒来便无大碍,但还是再瞧一瞧为好。人都在偏殿候着,我去让高公公将御医喊过来,有什么话你迟些再说。”
萧望之蹙眉看着她,对她过分温柔小意的态度,并不感觉到一丝高兴。先时对他那般态度的人,今日如此,左不过是因为他以身相护,心中觉得亏欠。
他救她的时候,没有想过要以此博取她的怜悯,或特别换取什么好处。
萧望之想到了这些,心里不是很自在。
三名御医轮番替萧望之诊一回脉,等于反复确认他此时脉象平稳、已无大碍,后面只需要将养身子,将伤口养好。待到御医走了以后,苏禧脸上才有了笑容。
她拿萧望之用过的那个杯子替自己倒杯水,喝完狠狠松一口气,脸上尽是神清气爽的模样。萧望之却始终紧盯着那个茶杯,紧蹙的眉头未曾松开过一瞬。
苏禧坦然似无所谓,萧望之见状越是皱眉,想说什么又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只更加确定,苏禧做这些事,无非出于一种补偿的意愿。
但不知道他昏迷了几天……
且恐怕众人皆知,这些时日他都是在蓬莱殿待着了。
宫人很快送了一点吃食和煎好的汤药过来。苏禧和宫人一起扶着萧望之半躺好,跟着便让其他人退下,坐在榻边端过粥食,要亲自喂他吃东西。
瓷勺递至嘴边,萧望之却不张嘴,甚至微微别过脸。苏禧耐心等了一会,见他倔强的不肯接受,唯有把碗搁下了,柔声问:“怎么了?哪里不舒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