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盲,便是家中负担,尤其是在那个分裂而混乱的年代,即便是一个富庶之家,也难以接受。于是在一次元宵灯会中,他再也没找到回家的路。
流离途中,遇见人牙,他其实已知那并非好人。可那时他已管不了太多,只要有人留他,有饭吃,有地睡,就算是被拐走卖掉也无妨。即使如此,发现他是个瞎子,人牙立刻将他抛掉,拐着其他孩子跑了。
寒冬腊月,很冷。披着麻草,衣不蔽体,雪落在身上,看不见,也感觉不到,冷到极致又变得热了起来。仿佛那时已是春暖花开。他知道自己快冻死了。
他的先生就是在此时见到他的。
他不知道当时的自己什么模样。听留云说是瘦瘦的,丑丑的,像雨后稻田泥里打滚过得稻草人,头发像春天颍州街上铺子屋檐燕鸟搭的窝。
一定是很邋遢,很邋遢。
第一次见面,石先生给人的感觉比那些人牙更加恐怖。但听声音,却又并非一个恶棍。他很害怕,石先生却抱着他赶了很远很远路程回了颍州。
先生是书院中文辞诗韵的授课夫子,偶尔也兼职一下音律武功。旁人看他少假辞色不常微笑会觉得不太好相处,但他其实为人很好,只是有些害羞罢了。
石先生是外冷内热的人。萧大人则是外热内热的人。
颍州的知州大人,书院兄弟姐妹的长辈。萧瑾。
温文尔雅,令人如沐春风。
真正认识知州大人时,书院学子们都说他今天穿的红衣很好看。他站在人群外,听着人群欢欣,可惜自己看不到。
他想着,红色,究竟是什么颜色呢?是像大雪的感觉,还是清风的感觉,又或是什么呢。
宋莘拉着他站到知州面前。太过突然,让他觉得很紧张,胸膛的心脏突突突的跳。
知州大人知道他。
他其实也记得知州。
知州的身上有着如同竹叶一般清新的味道。
他的手很温暖,像是只有初春才有的暖阳。
红色,是春阳的色彩吗?
后来他知道,红是光,是血,是跃动的心。
颍州的人都清楚知州大人身体不好,但寻逸从未见他言弃。他体质差,却也有些利落的拳脚。用大人的话来说,学武的底线,不是欺凌他人,而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欺凌。
汤思退自言爱好和平一心为民,故而人质各地和亲无所不用其极,知州大人不喜刀兵,却知道手中刀兵还需护卫治下黎民。
正如他不喜兵戈,但任宰相时也从不放下对边关军将的严格要求。
知州大人从不会说,目盲者合该一事无成。
有他在,寻逸知道,眼睛不会是自己的阻碍。相反,没有一双眼睛,他也不比任何人差。
大多数人以为萧知州致仕如同人们所知的致仕,只有他们知道,致仕是彻底的离去。
京中御医诊脉,曾说他寿数至多三十,他离开时,正是这个年纪。
对大宋而言,出现之时,他来的突然,离开之后,他走的安静。颍州收复江湖平定南北,知州心意,足可窥见一二。
短短十年,惊鸿一现。
于天地间绽露的片刻锋芒,足以改变尘世纷纷。
许多事情并不要他亲手成就,但许多成果却都是由他激发。寻逸曾经恨过,恨自己眼瞎却不够心盲,看到尘世背离叛逆,即便血肉亲情也是如此不堪一击,看的如此清清楚楚,看的如此明明白白。
知州却对他说,人心黑白两面,不会与世事无关。战乱之前,家庭和美,战乱之后,劳燕分飞。但人记着妻离子散,却忘记了昔日和乐。
他说的对。在被称为瞎子和怪物之前,作为家中唯一嫡子,父母的确待他很好很好。只是后来变了而已。
知州教出来的孩子和他一样,不会因这外物而动摇。
后来三两年间还是会收到知州的信,慢慢就少了。他说看到大家一切安康他在外也放心了。
病患走的悄无声息,高前辈不甘心。她说要去揍他,孙先生拦住了。
先生喜欢知州的画,但知州喜欢烧画。先生便叫来他的学生,画了一副红莲业火图。
她只能形容出色彩。是寻逸自己提笔重画的。
他是他的学生,一言一行都向他看齐。可惜他始终觉得不够聪慧,再学也只能学他万分之一。
知州说不要太过苛求自己,你做得一直很好。
他只希望,生平不白费石先生相救,不负知州殷殷期待。
红莲业火。他不知大人出于各种心情作画,又不知出于何种心情焚毁。也许大人也曾无比的靠近死亡,所以才能明白烈焰中的灵魂,何等绝望的等待渺茫的新生。
很幸运,何寻逸能等到有他。
孙先生将这画送给了高前辈,她没有再提寻回他的话。
又偶听洛阳花会上,看见知州赴故年之约与辛先生赏花。
此后消息渐少。
回首一生,五岁得入颍州,七岁时南北合一,十五岁时知州大人辞官归隐,弱冠之龄出任太子少傅,而立时任相位。到知天命时,朝中上下皆是观澜书院后生。
知天命,若非要论及平生所信天命,唯知州大人一人耳。
作者有话要说: 好,新世界已确定斗鱼(回顾完了我没忍住搜了原著,原著更神奇)
一个虐恋情深?可能吧。
不过剧情紧凑还挺好看?哈哈哈哈哈
大致为集□□,校园暴力,离家出走,真爱至上,堕胎,出轨等等为一体的神奇分类偶像剧
但主演们颜值赛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