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州观澜书院分院第一高等学府。
早课钟声响了一阵了。
“啊啊啊啊啊, 明玉金华盛,清潭碧影逢。文章、文章……”
“啊啊啊啊啊!宝!小云云!下来啥来着?!”
前座一身短打右衽红莲学院裙的女生一手立起国学书,一手支着下巴, 听到问话,提醒道,“文章源怀宇……”
学生抚掌, 恍然道, “奥奥!文章源怀宇,锦……锦绣心自成。”
我call……“萧瑾啊!!!”
古诗十九首, 卷卷有爷名。高考一百句,九成九提他。
“我真要给他叫爸爸了。”
后桌的女生手在桌兜里划着手机,听她的话后笑嘻嘻伸着指尖戳了戳她的背, 偷偷摸摸拿出手机给二人看, “你也可以叫欧巴。”
屏幕上一把水墨竹纸伞,俯看去, 只看到微雨伞面下,一个好看的唇。
“这what?”
“你萧爸爸。”
“哇……看着下巴都知道是个美人。谁画的?”
“你高盟主。”
“哦豁?还说两人没什么?啧。”
“人家盟主大大养大的孩子,咋还不兴人记录一下?我妈还把我从小到大的鞋都在家里收藏着呢。”
女孩拿着手机, 指尖落在屏幕上,不注意划了下, 蓦地, 屏幕上一张朱红与碧青相溶的画面,仰视去, 暗色的天, 红色烈焰,一池红莲,精致的却陷于烽火的院落。
一眼叫人心悸。
飘飘渺渺的动态烟雨特效。
不灭的火焰和幽绿的碧藤, 在朦胧夜雨中显出一种惊心动魄的艳丽来。
右上一栏却是隽雅又不失刚韧的篆字,“九州烽烟里,山河故迟归。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哎哎哎?大宝你看你看!”
手机的主人表示自己见过了大风大浪稳如老狗,“这你不知道?最近wb传的超火的,说是大宋商城颍州出了新墓,经鉴定是货真价实的古董了,没落款,但超写实,感觉跟真的一样啊……萧瑾真迹啊。”
女生翻了个白眼,“没事多读书。马上高考了姐妹。”谁不知道大宋文人画家都跑去歌颂现实了,谁没事画这种神神怪怪的画。更别提那是萧瑾。
萧瑾书画一绝,但人家也都是写实派。
估计又是专家强行扯关系。
“哎???你别闹,这可是墓里挖出来的宝贝啊。”
“……哪里字画古董三五百年过去还是光亮如新?别想了,碰瓷、赝品。”
画是这么说,但这画儿还挺有创意。
“……你们两个,早课不好好读书干嘛呢?”年轻的新班主任捏着戒尺进来,轻敲了敲桌子。
两姑娘背书声唰的拔高一截,“定长安城寄萧文瑜君!!!宋陆务观!!!红鬃烈焰马!白雪重莲衣!!绿蚁暖新泥!!!紫竹削短笛!!!!苦修文武艺,一念为寒黎!!此当君子意,旰食并宵衣!!”
引得班中侧目,侧目过后,一浪更比一浪高的读书声。
老师推了下眼镜,深感欣慰,满意的在满堂书声中转了一圈,才离开了。
“远行长安寄萧文瑜!!”
“庚戌年乙酉月戊戌日中秋游园忆文瑜君!”
“颍州忆梦!”
继诸葛孔明李青莲白乐天之后,又有人荣升年度高考生最抓马的士人。
大宋,一个才人辈出的年代。
有文有武。
最可怕的有人有武不够,还要写文。
北宋之后,南宋偏安一隅数十年,不能北伐收复失地。
自孝宗继位,又有了新的变化。
起先是金朝南下攻宋,战于采石,胶着之时,彼时尚无名气的萧瑾独闯军营,舌辩群英,终从金朝手中夺回寿州颍州邓州半数。
史称采石之战下,三州之约。
自此以颍州临安为中心,大宋一路开挂,最终统一天下。
提及此时,永远避不开的,是大定元年状元郎萧瑾。
萧瑾,字文瑜(生卒年不可考,估在宋绍兴六年至宋安平七年,生平三十五岁),金陵萧氏生人。大宋诗人,书画家,政治家。
诗文之上,陆辛善借物言志,萧善逻辑文理。颍州十三政论,治州政要,千古一绝。
萧瑾平生所写诗文不多,留下的都是高考必背。虽传世有十三万字文书,句句分析局势劝谏帝王唯才是举,精辟开明,但那是大学语文的东西,高考不考。
所以他本人并不是高中国学中最令各届学子牙酸之事。
最痛是,当时各大诗人词人,时不时的怀念。
其中又以陆务观为最。
新年吃饭,怀念做菜的文瑜君,清明,怀念失踪的文瑜君,惊蛰,花开了,怀念种花的文瑜君,夏日,打雷了,念文瑜君,秋风萧瑟,不知文瑜可曾添衣,中秋,不知文瑜可曾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