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生如逆旅(二十三)

可惜年节不是任何人都能愉快度过的。

尤是当各类结党腐败的名册账本摆在自己案头之时,许多朝臣都有些惶惶不可终日。

纵也有人平生克己,却架不住有个贪婪的家人。

直接后果便是,朝廷再寻人去接手颍州军务时,无人开口。

提到张浚时,张浚“啪”地上一跪,“微臣惶恐。”

主和派虽不知缘由,却是掐准了时机思想输出。

但惜除此之外,涉及割让陕川以求和平时,主战派又开始了激情对骂。主战派的神经质一时令自认了解对手的主和派也有些摸不着头脑。

清明,临安召虞书文回朝入对。

虞书文苦陈北伐八大理由,直到陆务观听了风声去与他通气。

还来不及再做变动心意,翌日,一道圣旨下来升虞书文为兵部尚书。

陆务观已觉自己头秃:“罢了。如今只有走一步看一步了。”

虞书文则是头铁,上了一道折子。“老臣年迈,恐不能胜任。”

皇帝看着他,笑的很是意味深长,“虞卿可知,何人荐卿入京任兵部尚书之位?”

虞书文:“……微臣愚钝。”

“颍州萧瑾。”

“……”

皇帝道,“他可是写了万字密折给朕。”

“……”没有头铁,只有更头铁。

皇帝哈哈一笑,“虞卿也觉得这萧状元郎很特别是吗?”

“……圣上所言极是。”

“说来能召虞卿回来,还要多谢萧瑾。”

“微臣斗胆,圣上何出此言?”

“汤宰相本看不得你,时不时寻朕念叨两句,前几日刚刚闭嘴。”他从年前书案上抽出一个信封,随手扔给了虞书文。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信封上隽永大方的字迹写着,汤思退。

拆开一看,好一笔大帐。

仅卖官一条,就够汤思退消失了。

虞书文倒吸了一口凉气,想的倒不是他被汤思退黑了一把又一把,想的是那萧瑾真是胆大包天,什么玩意儿都敢查,什么东西都敢上递,“圣上,那萧文瑜年轻气盛,无意为之啊。”

京都之事,他一个外官,倒比皇帝还打探的清楚。

“这就怕了?朕还想说他给的还不止一个汤思退呢。”

虞书文眼前一黑。

皇帝一看,面无表情进行嫌弃,“行了,起来。朕又没说拿他怎样。”

“过两年叫他回来教惇儿。”

虞书文看他没有生气,起身擦了擦汗,“萧瑾本是新科状元,文辞修养非同一般,性又仁善,教导殿下再合适不过……圣上英明。”

“行了,朕知道你与他关系不错。”

虞书文:“臣、微臣……”竟无言以对。

“虞卿与张浚等人都照看着,颖州那边若有消息,就备兵过去。日后会战,汤家那边定是窝着火,你们自己注意着,平日上朝让着点,免得汤宰相气出个好歹来,朕找不到人处理政务。”

虞书文拱手一拜,“微臣遵旨。”

……

四月桃花灼灼。

去年绕路大理西行的商队回来了。姜穆当时请镖局注意收集番薯芋头玉米等等粮种,如今算是有了结果。

带的不多,都只是寸许长木盒装回。

姜穆给过了报酬,招呼叶旭几人搬回府去。

他就换了短衣,翘了府院中的青石板砖,理出了一块方地。

玉米种一埋,待发了幼苗再送去给田人耕种。期间要准备一份注意事项给识字的田家。

又寻来一套多余的瓷罐,装好水切了番薯芋头育苗,送到书堂发给他们一人一罐,讲解过后又发了一套养育要点,说是十日之后谁的发芽多,还有礼物。

石群等人相当不解,为何小何要这些孩子种些杂草。

姜穆道,“好吃。”

众人莫名,便有小童张嘴咬了一口,干巴巴咬不动也尝不出味。最后看在姜穆信誉份上,众人还是勉为其难的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