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生如逆旅(十八)

他来颍州之后,重整府衙。上下衙役加上江湖任侠,也有了不少人手。以水月山庄为首,意气风发的年轻侠士每日自发街上巡逻,专业处理江湖人士之间的争斗,效果相当显著。

不过这一直是姜穆与他们约好的民间组织,不像州府衙役隶属于官家。

文书是水月山庄的年轻人柳旭递来的。大意是说南北方变故丛生,南下流民也越发多了,衙役巡卫人手不足,希望在颖寿二州建立东西衙署,收纳有才者教习武艺,处理州府事务。

他们不说,姜穆也有此意。

江湖纷乱,仅凭颍州守卫,力量不足。除此之外,最近北方局势已将明了,完颜亮撑不了多久,待新皇上位,还不知其态度如何,为防万一,在二州北界,还需设立正式的军营榷场应对北军。

他提笔翻了份奏折开始分析局势。

事情是要办的,形式也是要走的。

也许待这份征兵策的回应回来,颖寿二州军务便也处理的差不多了。

夜深露重,管家未再劝他,一如既往去多拿了件外衫给他,退了下去。

自萧大人来后,遣散了不少仆役,府中伺候之人本就少,管家唤他时,往往他人便已歇下,偏偏唤他不动,府中便总是大人最后休息。

管家提着灯笼,轻轻为他重新合上门扉,缓步退了出去。

步子渐渐走远。

姜穆揉了揉眉心,重新摊开最后一卷文书。想是白日里管家通知过石群他们,今日二人并未归府。毕竟,高寄萍与四人联系,实不宜摆在孙府面前。

火焰昏黄。数点明光之下,才微微散去了执笔时落下的阴影。

庭院静寂。竹叶无声。

姜穆眉心一拢,抬头瞥了窗外一眼。

此刻,连方才虫鸣蛙叫,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消失无踪。

雪色银针自夜影中掠出,直冲眉心而来。

浅色的瞳孔映着烛火,映出寒光。

死寂中“叮叮”细响,就变得如此清晰。

石子自另一侧击出,银针便歪了方向。

外罩的官服青衫被针锋刮的开裂,绸缎的细丝自肩头散开几缕。

“嗡嗡~”

几枚针尖刺入木板,一阵闷响。

姜穆面不改色,朝外扬声多道一句,“莫伤之性命。”

叶翔没回他言语。

又几个影子掠出府外。

接续经脉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之后温养恢复才是最困难的。事态纷杂,姜穆也抽不出更多的时间修养。故此,相对于内力,他往往更多用巧劲外力。

但要重理江湖势力,仅他一人,略有难度。

索性何方虽无法练习内力,府中他人却并非不能。

姜穆脑所了解汇通的功法剑意实数不胜数,府中守卫一人一套也绰绰有余。

挑给他们的,自然都是最适合的。

一年修习下来,也许不及韩棠,但府中门客也称得上是高手了。

他蹲下身,自袖中拿出一块白锦,隔着锦料拔出银针打量了会,针尖月色下隐隐闪烁着幽蓝色的光。

方才才劝慰管家放心,回头就被天女散花。

看来律公子是真心要他性命。

一手江湖上几乎百发百中的暗器不够,还加上了沾之濡缕的剧毒。

……

律香川是不能安心,因有着何方与他地牢中的恩怨。

而他又明显无法将他收为己用。

姜穆想,约摸便是他亲口对律总管说,往事已矣。但如今来看,他也不会相信。

姜穆叹了口气。然后迅速的思考一个活的律总管能与孙玉伯换来多少经费。

就任之时,颍州经劫掠摧残,已一穷二白。一年来颖寿虽已渐渐摆脱了入不敷出的局面,淮水上下几十匪寨为颍州的发展建设和平友好也作出了可歌可泣的贡献,但毕竟,基础太差,书院军营衙署水利粮种要完全更新换代一遍……钱财必不可少。

原本他并不想捋孙府羊毛。但毕竟律总管与孙先生如此恳切的合力递了把柄过来……

姜穆相当惋惜的摇了摇头,随手自书桌隔间摸了个巴掌大的盒子出来,将手中一撮“证物”放入。

二州事务耗钱粮者多,既有好友馈赠,姜穆收了盒子思考了两秒,此事实无拒绝之理。

孙府那边明知律香川“何方”之间生死之仇,却还要派他过来,无非是要么律香川心虚来杀他,要么何方报仇杀了律香川。

孙府养育律香川多年,而孙剑之死明面上又干净利落毫无证据,孙玉伯已查了底细却苦于无名,不好对江湖交代,便叫他来给旧日之敌还粮。

还粮是假,借刀杀人是真。

无论是律香川死还是试图改变江湖势力的萧瑾死,孙府兵不血刃,少了一个隐患。

孙玉伯了解律香川,此人并非一个心地宽广之人。而他也自认了解人心,毕竟无人能够看见生死仇敌还冷静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