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刻调萧瑾为颖寿巡抚的圣旨传来时,虞书文沉默良久,才把圣旨给了长随过去通知萧文瑜。
大宋知州并不是简单授予,更不见地方直升。从□□时,为避唐末藩镇之祸,□□定制,当朝二品大员,才能外任知州以监察刺史。
时日已久,刺史渐渐已成了空衔,本州政事已归于知州。
便是说,知州听是地方官员,代表的却是帝王信任与二品俸禄。
明面上看,从蜀地一州从五品监察直升到正四品两州知州,可谓盛荣,但是,如今颖寿的二州那莫测的局势——那就是个烫手山芋,没几个人能好端端接到手里。
等到听是五月前新任颖寿二州宣武都尉谭巡特意回京力荐,理由是颖寿二州本就是萧状元提出,如今二州交接困难,还当有状元出马,方算是有始有终。
虞书文顿时忍不住骂了。都什么玩意儿。
且不论萧瑾本人就是扬州协约的缔造者,就说完颜亮迫于形势之下退走,本身便不会咽下这口气,如今颖寿之局,难免就有其幕后示意——如今谭巡一个领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千兵马的都尉,跑来要文瑜一个文弱书生过去与两州兵马对峙,简直不可理喻。
当初要收回三州,他本是属意萧瑾处理,结果谭巡殷殷切切请求外放,说是文弱书生压不住金人匪气,执意要去。这才五月,他又变了口风说事情由书生而起自当由书生解决……
“竖子!天杀!”虞书文坐在书桌前,愈想愈气,捏着毛笔的手一扬,要摔笔了,抬眼瞥到上头的龙纹,意识到是御赐之物,又愤愤收了回来,怒色难掩。
“陛下真是……”如何竟也同意了。
若协议方定,完颜亮尚未返程时,陛下直接如他奏请,派萧文瑜去蔡颖寿接管,想必事态不至于到如此地步。如今又没了完颜亮把柄,颖寿二州矛盾为谭巡那拎不清的激化,现下才想起来找人来救场。
究竟是救场还是为他背锅?
……简直欺人太甚。
姜穆领旨过来时,虞书文还在书桌前咬牙切齿。
他眼力好,只是扫了案几一眼,看到虞书文正在写的密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