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在决断之前,便多考虑考虑母亲才是。光耀必荣及门楣家族,可一旦失势,必也对三族九亲为祸无穷。”
史载,潘岳至孝,又一往情深,与他相处三年,他也的确是重情重义之性,若非如此,今日也不会不顾礼数贸贸然前来在张府门前截下姜穆还专门过来通知少白之名再分析一通朝堂局势了。他是凭一腔热血过来,姜穆却知道,方才那些话,传开唯有心人所知,必是灭族之罪。故此,劝说安仁,也只好从母亲兄弟,还有他一直记挂的青梅杨蓉姬处着手了。
三族之祸……
潘岳的头上就像当头一盆冷水浇下来,冷静了许多。“先生以为如何?”
“今日来京时,我闻京外河阳令任上身故。”远离洛京。他还未出仕,可以选择的还很多。
潘岳沉吟良久,远离京都,那其实也意味着,与权力中心的分离。如此恐怕……如无契机,恐难以回到京都。他看了看姜穆,张华如何来京的呢?是了,因才学出众,胜任幽州太史之职,美名远扬,故此帝王召回张茂先归来任中书令。
“……多谢先生指点。”
“安仁多加珍重。”
“岳明白。洛京风起云涌,少白已在中书令帷幕之中,更应保身。望来日归来,还能再与少白兄饮宴。”
“这是自然。”
二人又谈了些三年分别的趣闻,姜穆与他论起幽州现今生活,潘岳听他娓娓道来,为此出神良久,发了毒誓,说要向张茂先学习,也要治县有方,成为第二个幽州太史。
姜穆看他已下了决心,举起桌边的茶杯笑道,“以茶代酒,望安仁锦绣归来。”
翌日,新任河阳令出发了。
洛阳城外,腰间一排柳枝的潘岳站在城外长亭中,望着远处那座巍峨高大的城池,良久,拱手俯身长拜,“洛阳,暂别了。少白兄,别了。”
未来送,也好。张府如今水深火热……若再加上一个外放的河阳令,恐怕京都又是风云不断。现今作为小小河阳令,他的自保能力不足啊。
来日再归,必与少白兄饮宴三百。
潘岳抬脚,踏出了如今已是风雨临楼的洛京。
姜穆站在庭院之中,庭院牡丹盛放,天光明媚。
可知这明媚之后,又暗含多少风云。
天际的浮云聚集又飞速的幻境般的散开。
张华作为背景微薄的新任实权者,受到了各方势力的拉拢。所幸他也不是愚笨之人,受帝王相召之后,果断的婉拒了各方邀约。即使如此,他也直到夜半才踏进了府门。
事态显然严峻。陛下已在计划下一任的继承人了。他显然是偏向于太子。
但距张华现今了解的情况,太子的情况,恐怕也不是十分美妙。
太子温厚,性情又迟钝。东宫上下被贾南风操持,这位女子传言凶悍善妒,闹得太子连踏入妻妾房门都要报备一二。贾南风乃是贾充长女,太子懦弱无主见,也就是说,东宫一脉,代表贾氏世家。
年末,帝司马炎召太子评写时事,太子虽言白无华,却也还算清晰有理,帝心大定。
张华偏向太子。
作者有话要说: 晚好~愉快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