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穆脚步未停,将他同样摆在床上,果断回房了。
他一直不曾问过,李明异为何要跟随张华。也许道人也有自己的考虑。姜穆只是有种无名的预感,这个道士,不太简单。
千年大妖的预感,姜穆总不会误以为是杞人忧天。
暑气。
极阳。
阴邪无所遁形。
炎阳直射。
七月。时近秋收,无雨。
再访山临村,无疫而多旱死人。
有来幽州州府,流民。
张华开私库赈济灾民。
七月中,无雨。
一语成谶。
姜穆望天,天色仍晴空万里,他回房提笔,在之前绘制的图纸上重新改进。
张华忧心忡忡站到幽州城门望楼之上,远方一些土地已有干裂之像。
姜穆上望楼时,他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也不知想些什么。
张华身后风动,他不必看,也知道是姜穆来了。近些日子他在房中也不知在做些什么,可偏偏,张华知道李明异是不会亲自来看这人世风貌的,整座太史府,现在有心到这里来的,也只有姜穆了。眼看城中流民越发繁多,张华对姜穆道,“华愿以十年寿命换得云雨啊!”
纵然此前令左右通知幽州下八县令,储水以有备无患。可不够。井水稍浅些,便干涸了,不浅的,水也不多,用于人畜饮用尚有紧张,又如何浇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幽州风沙大,加上干旱,秋收果然无望。
姜穆抚上灼烫的城墙,从中向城外望去,那里已有流民搭起的帐篷,“还需备好冬日粮草,以防民变。”
民变……张华整个人都不好了。六月时,少白提及秋收存疑,八月秋收存疑,少白又谈以防民变。
张华突然觉得一阵疲惫。其实,并不是他想不到,只是,想不到的是少白总是一榔头将人敲醒,但也敲得头晕眼花。
“不知明异道长何有良方……”
“茂先之意……”
“先解燃眉之急。”李明异绝非寻常之辈,若不能再做他想,若是能,实在再好不过了。
“茂先……”
“少白不必再劝了。违逆四时的确有背天理,可天意若是要旱死华之下百姓,华也顾不得太多了。”
“少白莫非就忍心看这万民饥贫?华一刻也等不下去了。”他扭头下了望楼。
姜穆看着他离去,从袖中拿出了那几张井钻的样纸,展开看了一会,指尖微紧。扭头再看城外那片蹒跚的人影,垂眸不语。
心焦么?可欲速则不达。
他在城墙上站至暮色。
忍心?他若忍心,便不会不顾桑年劝阻离开燕昭王墓了。
夜色落下,他回了府衙,张华一脸欣喜地过来通知姜穆,道是明异有求雨之法。
姜穆对他点点头,“如此也好。若能求雨,幽州之急可解。”他取出了水井图,“我翻看过幽州各类卷宗经要。幽州地处东北,多风沙,数年遇一旱,幽州东侧临海,海边多盐地,故此不长绿。今年事过,又宜人为种树掘井,改换风气。日久,此地旱情自然可解。”
幽州之旱,还是因风沙太大,致使水气无法留存。
张华拿起图看了一会,收到自己腰间,“少华多才华算是了解了。不过此事之后再议,你同我先去备好道长所需祭祀之物。”
“……穆也要去?”
“那是自然。明异道长特意嘱咐过了。”
“明异?”特意?相识一场,却将成为孽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