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赵玉林作保,她们也就没签合同。
交了钱
,宋招娣又说道:“朱姐,我从农村来,想找个能糊口的工作,您要是有能干的活就跟我说一声,您别看我是个女人,还是有一把子力气的,在村里的时候我都是跟男人一样坐上三个公分的活计。”
朱姐点点头:“嗯,我记下了,有合适的活我会给你留心的。”
租好了房子,宋招娣把放在招待所的行李给背了来,她在省城有个落脚的地方了,说不定等以后还能有个自己的房子呢。
当然,这是宋招娣的终极梦想,等到有了自己的房子,她就能把儿子给接过来了。
被褥有了,锅碗瓢盆还没有,也都得置办起来。
宋招娣刚才问了表姑,省城一个叫孙家集的地方就是专门卖旧的锅碗瓢盆桌椅板凳的,等明天她就去那里看看。
等买好了东西,她就要找活干了,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她没有省城的户口,也没有工作,自然没有人给她发粮票,还得想办法解决吃饭的问题。
这个问题要说也好解决,宋招娣有钱,自然就能买到粮票,实在不行就去省城周围的乡下拿钱买粮食,那样还能节省一点。
宋招娣从墙角拿起一个破笤帚,开始打扫屋子,她身上还有粮票,够她吃几天的了,剩下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收拾好了,宋招娣也没生炉子,到街上买了两个包子顺便在摊子上灌了一瓶热水,凑合着吃了顿饭。
从家里出来的那一刻,宋招娣的心就没落下来过,她虽然有个能投奔的亲戚,但她不想住在人家家里,住在招待所房费加上吃饭的钱,一天最少也得两块钱,她虽然有钱,可也经不住这么花啊。
再说了,住在招待所,她也不好出去找活干啊。
来的时候宋招娣可没有想到,来省城的第一天自己就找好了房子,这也实在太巧了,看来老天对她还是不错的,离婚之后还是给了她一点好运气的。
宋招娣是个入乡随俗的人,裹着被子很快就睡着了,她还做了个梦,梦到自己省城站稳了脚跟,买了房子,把儿子给接来省
城,儿子在省城上学,还得了一个奖状呢。
做这个梦的时候,宋招娣的嘴角都是上扬着的。
第二天一大早宋招娣就醒了,用冷水洗了脸,宋招娣就去买锅碗瓢盆了。
天刚亮,宋招娣也没吃饭,找大爷问了路,就朝着孙家集而去。
她没坐公交车,而是走路去的,坐公交车还得花钱,从这里到孙家集也就几里路,这对宋招娣来说根本就不算什么。
宋招娣到的时候,孙家集的商贩们都刚开始摆摊,她早上还没吃饭呢,看了眼摆着的烧饼包子,宋招娣咽了咽口水,却没有去买,等到她买了东西,回去自己再做就行了,就不花这样的冤枉钱了。
宋招娣转悠了一圈,走到靠边的一个摊子上,指着一口小锅问道:“大姐,这锅怎么卖?”
“五块钱。”
“五块钱,也太贵了吧?”宋招娣说道:“我在供销社买的锅才多少钱,也就四五块钱吧,你这一个旧的还要五块钱,太贵了。便宜点。”
“我这锅跟一般的锅可不一样,你看看这锅底,这锅帮,你听听,”摊主用手梆梆的敲了几下:“你听听这声音,一看就厚实的很,五块钱可不贵。这是我托人在京市进的货,跟供销社卖的可不一样。”
“四块钱,再送两幅碗筷,怎么样?”
摊主赶紧摇头:“这可不行,四块钱都买不到一个这个锅,还得送你两幅碗筷,这可不行,我要亏本的。”
“四块钱可以了,摊主您少挣一点,这早上您卖了我就是第一单生意,挣个开门红。”
摊主还是摇头,宋招娣就说道:“您要是不卖,我就去别的摊子上买,这少挣点钱没什么,要是不卖可就一分钱都卖不了了。”
摊主还是不肯卖,宋招娣转身就走,摊主就在后面喊:“大妹子,四块八行不行,四块五,那好吧,四块钱卖你了。”
见宋招娣真的要走,摊主赶紧改口了。
宋招娣回过头来,脚下却没动:“再送两幅碗筷。”
这四块钱真的赚不了多少,要是再送碗筷,赚的可
就更少了,摊主不愿意卖,可像宋招娣说的,卖了无非是赚的少了点,要是不卖,可就一分钱也赚不了了。
“好了好了,就卖给你吧,真是的,我还没见过你这么会还价的人呢。”
虽然这样说着,摊主还是手脚麻利地给宋招娣用草绳捆好了东西,把东西递给了宋招娣。
给了钱以后,宋招娣又买了一个木桶一个勺子和两个搪瓷盆,背着东西回去以后,宋招娣又去了街口的供销社,用在家里带来的粮票买了三斤玉米面,回去拌了疙瘩吃。
吃完三大碗疙瘩,宋招娣身上总算是热乎点了,她都决定了,今天还是不出去了,把家好好收拾收拾,下午再出去转转,看看哪里有找人干活的。
来省城之前她就想好了,要是找不到活干,她就摆摊卖吃的,只要能赚个饭钱就行。
卖小吃看起来买卖不大,但是要说赚钱,也赚得不少,就像她在村里赶集卖肉皮冻,一个月赚的甚至比做工人的赚的还要多,就是辛苦一点,有的顾客难缠了一点。
要是真的做好了,说不定辛苦上两年就能把儿子给接过来了,到时候他们母子就能团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