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第1262章 【5月23日更新】一封四爷的谕旨

面对这种事情,他和康熙帝当年一样。

即便那些同他打天下的官员有贪污现象,还借空了国库的银子,康熙帝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忍心处理他们。

如果年羹尧是个无用之徒,或许还好说。

可他确实为大清做了许多贡献。

尤其是这一次平反阿尔布巴之乱,臂膀都受了重伤,至今还没好全。

就目前来说,他的功劳还是盖过了错误的行为。

而年羹尧又是四爷一手提拔上来的,对于此等有能力又有功劳的大臣。

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功高盖主,得弄死对方。

而是有责任和义务让他不再继续堕落下去。

毕竟这么些年来,不可否认如果没有年羹尧。

边关确实没有这般太平。

而他当年登基时,也没那么顺利。

他不可能忽视那么多功劳,在人一犯错的时候就一点余地都不留。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所以,虽说年羹尧确实犯了错。

但也不能立马就处罚。

一是因为年羹尧才立了军功。

二是四爷未登基以来,年羹尧便一直辅佐左右。

甚至可以说,在四爷还是阿哥和贝勒的时候,他们就相识,并达成了某种共识,一起走到今天这一步。

所以,四爷对年羹尧,还是有点君臣知遇的情分在里面。

这是君臣之情!

面对一直在身边效犬马之劳的臣子,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规劝,降服,而不是直接放弃。

就好比一个上司,面对多年来一起打拼的下属。

当发现对方出现了问题,首先想到的是能不能解决,而不是直接开除。

至于毓贵妃做过什么,那也是毓贵妃的事情,是后宫之事,等到时机成熟,他自会处理。

但他与年羹尧之间,是君臣与朝廷之间的事情,这是两码事。

用私人感情衡量一个臣子,这站在政治角度,是极其不公平的。

他不可能因为后宫女人的事情,就把男人之间的事情牵连在一起。

这一点,他自始至终都分得清楚,也很理智。

四爷一直是个极端的人。

爱之欲其上天,恨之欲其下地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