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臣有话申辩。”君莫离不慌不忙的站出来,“儿臣从不曾派人推举儿臣做太子,也从未招兵买马,私自练兵,更不会蛊惑民心,至于第四条,昨日夜里刘大人遇刺,巧的是儿臣救下了刘大人。”
听闻此话,君御霖一派的人心里咯噔一下。
刘士武竟然是君莫离派人救下的!这么说刘士武已经叛变了。
君御霖一时间慌了神。
君御霖心中大感不妙,其实这些罪名,真正有确凿证据的只有这第四条,前几条,全看皇上态度罢了。
“儿臣乃是长子,太子之位名正言顺,又何须急着派人推举自己,讨父皇生厌?至于招兵买马,儿臣家产略薄,招兵买马所需钱财,儿臣承担不起。蛊惑民心?儿臣只是稍微多关心了百姓罢了。至于这第四件事……”
君莫离的声音适时响起。
君御霖向殿中众人使了个眼色,又有一言官站了出来,拱手开口,打断了君莫离的话:“大皇子还是先把招兵买马和蛊惑民心的事情解释清楚吧。”
“招兵买马?就算儿臣真能做到,招兵买马这种谋逆大事,儿臣又怎会如此明目张胆,不加掩饰,让陈大人区区一个言官就能轻易发现。蛊惑民心,民间只知大皇子不知皇上?”
君莫离声音陡然提高:“一派胡言,为百姓做实事便是蛊惑民心了?那陈大人所为也是在蛊惑民心,意图谋反。”
这时,君子卿站了出来:“禀父皇,儿臣以为然,若是真心为百姓做事便是蛊惑民心的话,那在坐不少人都在蛊惑民心啊。”
君子卿心知,这些罪名里,一旦成立,刺杀朝廷命官的惩罚是给朝臣看的,只有蛊惑民心才是皇上最在意的,所以君子卿变站了出来,先把君莫离从这蛊惑民心的罪名里摘出来。
君莫离对君子卿感激地点了点头,对着皇上淡然申辩道:“至于这第四件事就由刘大人来向诸位解释吧。”
闻言,刘士武站了出来:“昨日夜里,臣违令留在京营未走,夜里,突然杀声大起,眼看臣就要惨遭毒手,是大皇子派了青禾大人救下微臣,微臣从刺客身上搜到了大皇子府上的信物,本以为是大皇子所为,却不想,青禾大人便是大皇子的人。”
&n-->>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bsp; 皇后怔了怔神,一时间不知应该作何反应。
见皇后一脸窘迫,皇帝屋子叹了口气,道:“朕知道皇后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此事,朕自有主张。你且回宫去,好好教养御霖,朕……终究还是最疼他的。”
说罢,挥了挥手,示意皇后离去。
皇后听闻皇上的话,心中不由大喜:“是,皇上!臣妾领命,先行退下,只是皇上,也应当多多注意龙体才是啊。”
言毕,皇后缓缓退下,只留下皇帝一人待在御书房内。
出了御书房,皇后不由喜形于色,一时不在话下。
是夜。
凤凉玥与君莫离用晚膳时,阿影又来禀报:“主子,我们的人在城外鹰愁涧探查到一队神秘人马。”
“哦?”凤凉玥放下筷子,拭了拭嘴。
阿影望了一眼君莫离,看他点了头之后才说:“我们派人混入对方,折杀了几人才终于送出消息,鹰愁涧里的山洞里有人铸造兵器,在涧里的山泉旁养有战马。”
“呵,倒是寻了个好地方,鹰愁涧艰险重重,常年雾气缭绕,人迹罕见,物产肥美,在那里铸剑养马,很难被人发现。又是三皇子养的么?”
君莫离闲适地靠在椅子上,脸色都没有变,显然已经认清了君御霖的狠毒与胆大。
“是的。”阿影想了想,开口道:“但是,也都是主子你养的。”
君莫离反而轻笑一声:“好,好手段,他养着兵,若没被查到便罢,若被查到了便是我的罪名,进退皆可啊,不论如何他都没有损失。派人接着盯着,做些三皇子的人出入的痕迹。”
阿影应是,便又消失不见。
次日清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