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离开锦县的第三天,明珩一行人到达了清河县。到达清河县他们没有立即去找县令,先在衙门附近找了个客栈稍作休整,待到夜晚夜深人静之时才悄悄潜进了衙门。
午夜时分,整个衙门笼罩在宁静之中。众人都已睡下,唯有后院的书房还透着点点微光。
擎封撬开窗子,带着明珩从窗子里跳了进去,陆放之紧随其后,进来后又顺手关上了窗。
清河县令蒋卓正在伏案书写澄州知府罪状,为此他特地支走了下人。明珩三人悄无声息出现在书房里把这个文弱书生吓得一屁股跌坐在了地上,手上还仅仅握着笔。
“你、你们是什么人?”蒋县令半条命都快吓没了,第一反应就是澄州知府来杀人灭口了,回过神来第一件事就是把罪状书紧紧护在怀里,“是江知府派你们来杀我的?”
明珩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县令还挺有胆子,安抚道:“蒋大人莫怕,我是从京都来的,奉陛下之命前来调查江太升。”
“你们是陛下派来的?!”蒋县令惊喜,忙不迭从地上爬起来,整了整衣摆,抬手作揖,“下官蒋卓参见各位大人。”
“大人无须多礼,”明珩叮嘱道,“我们此行是暗访,不便暴露身份,还请大人多多配合。”
“下官明白,下官明白。”蒋卓,“各位大人深夜到访想必是为了掩人耳目,下官定不会声张。”
明珩满意点头,视线又移到了蒋卓微微凸起的胸口处,“大人这么晚还在书房做什么?”
“下官是为了这个。”蒋卓从怀里掏出罪状书递给了明珩。
明珩接过看了起来:“罪状书?这些都是江太升犯过的事”
“正是,”县令道,“江太升这人已然烂到了骨子里,在澄州二十余载,搜刮民脂民膏、勾结匪贼、贿赂同僚,无恶不作。澄州百姓怨声载道,无一不对他是恨之入骨,只盼着有朝一日能朝廷能将这恶人绳之以法。”
明珩看着数十条罪状,心下颇为震撼。蒋卓递交给朝廷的那份奏折只笼统地说了一下江太升的罪状,远没有眼前这份来的触目惊心。
明珩对澄州知府印象不深,只在几次地方官方上京述职的朝堂上见过几面,对他的唯一印象就是老实低调、胆子不大,说话做事唯唯诺诺,生怕出错似的。然而,在蒋卓这份罪状书里的江太升就像是换了一个人,贪财好色,自私奸诈,做尽了坏事。
明珩看完气愤地把罪状书往椅子扶手上一拍:“这个江太升实在是猖狂至极!他在澄州为非作歹这么多年为何从没人上书弹劾?”
蒋卓叹了口气,沉痛道:“天高皇帝远啊。说句大逆不道的,江太升在澄州就是个土皇帝,就连百姓最惧怕的凶残匪徒都与他称兄道弟,谁敢冒险去弹劾。更何况,江太升这人长袖善舞,心机深沉,这些年通过贿赂澄州各地官员笼络了人心,这些人与他都是一条船上的蚱蜢,没人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
明珩看蒋卓:“听蒋大人这么说,你跟他们不是一路的?"
”自然。“蒋卓道,”下官是年前才被分配到澄州的,来这儿的时日并不算长,与他们并未深交。不过……江知府曾多次派人邀我去他府上一聚,说是给我介绍同僚认识,只不过,那些时日清河县雪灾肆虐,我忙着安置受灾百姓也无暇赴约,便没去成,如今想来实乃大幸。“
明珩赞同点头——以江太升那谨慎的性子,为了避免自己的事被朝廷知道,若是有新官上任一定会第一时间先把人拉拢到自己这边,说不定还会不折手段,如此说来,这个蒋县令还真是幸运躲过了一劫。
只是明珩还有一事不明:“我看这罪状书上写的是江太升二十多年来犯的事,可你刚来这儿不到半年,以前的事你是怎么知道的?”
蒋卓也不隐瞒:“不瞒大人,这些都是江太升的一个心腹告诉我的,否则我哪有本事知道这些。“
“江太升的心腹?”
“不错,”蒋卓道,“那个心腹是江府下人,自小随着父亲在江府长大。他爹是江府的管家,也是江太升的心腹,帮着他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五年前,管家病逝,他便子承父业,帮着江太升继续做事。原本江太升对他挺不错,他也忠心耿耿,一心为他做事。但后来他发现自己父亲当年并不是病逝而是被江太升下毒毒死的,以及他那早年间上吊自缢的娘也是被江太升逼死的。那人悲痛不已,不愿再为江太升卖命,于是逃出了江府。江太升知道后就派人追杀,后来受了重伤倒在田埂上被我的手下抬了回来。把他救起来后他跟我说起了江太升的事,求我将他的罪行告发至朝廷。”
"那个人现在在哪?”
“被我安置在一处很安全的地方,派了官兵日夜保护。”蒋卓问,“大人可是要召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