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昨天就跟娘说沈小将军陪明郡主游河的事了么,娘问你,既然你知道他是山峦上的明月,看得见,够不着,为何今天依然来陪周夫人了?”
戚暖暖有气无力道:“女儿想着,事情毕竟没过明路,世间男女,成亲前一日悔婚的都有,或未可知呢。”
“说的对极了,人人都夸你娘我有一颗玲珑心,你总算有点娘的样子了。”孟太太点拨戚暖暖,“找我看,明郡主是个刚烈的性子,你先前不是说她因为跟桑三娘争一条裙子争输了,便拒了桑小公爷那般神仙似的人物,这样气性大的小娘子,岂会忍得了姨娘比她先进家门。”
提起娇蕊的事,戚暖暖也很烦躁,她闷闷地嗯了一声。
孟太太抓着戚暖暖的手,睁大眼睛看着她:“闺女,这世道就是这样,男人婚前美婢成群,婚后三妻四妾都是寻常事,你不要钻牛角尖。娘现在问你一句,若你真能嫁进沈家,你忍得了吗?”
戚暖暖心里说不出的难受,她还是点了点头:“若是我,我能忍。虽然我心里也觉得气,但娇蕊到底是个通房抬成的姨娘罢了,比我年纪还大好几岁,哪有侯夫人跟丫鬟置气的,倒显得自己没品了。况且我听说沈家男子无故不得纳妾,比那些婚后纳个七八个姨娘的,倒还好些。”
孟太太欣慰地笑了:“你能这样想就对了,沈家这是门好亲,有能者得之,你只管贤惠温婉便好,咱们又不想去害什么人,旁人要对娇蕊刻薄,那是旁人的事,咱们管不着。”
戚暖暖顿时醍醐灌顶:“女儿懂了,回头我就准备些礼物去贺喜娇蕊抬了姨娘。”
*
嘉顺帝沉默地望着堆在龙案上半尺高的弹劾奏折,这些全是今天督察院递上来弹劾二长公主一家的。
谢萧舟冷眼瞧着皇帝,想起半年之后皇帝即将遇刺,心里忽然觉得悲凉,上一世他始终怨恨皇帝,恨他对母后无情,后来他登基,经历过许多之后,他对皇帝的看法有了改变。
嘉顺帝或许不是个好夫君,但他是个好人,他对皇族宗室十分照顾,对文武百官很仁慈,即使有人犯了错,也从来不曾赶尽杀绝,登基二十年,满门抄斩这件事,嘉顺帝从来没干过。
两世父子,嘉顺帝对儿子,算得上是个合格的父亲,他兢兢业业地培养储君,虽然不曾溺爱,但也从不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猜忌,全心全意地信任儿子,放手让他去做,但凡谢萧舟的提议,嘉顺帝基本上都不会拒绝。
谢萧舟垂眸,想着上一世嘉顺帝死后,大周与北戎那一场伤筋动骨的大战,默默地想,今生,不妨多做几年父子。
嘉顺帝看着这些折子,半晌才沉重地叹了口气:“非得要这么做吗?朕毕竟是她的亲兄弟。”
谢萧舟冷静道:“非如此,不足以平民愤。”
嘉顺帝颓然地合上手中一本奏折:“朕过去只觉得,二皇姐性子张扬了些,没料到,她竟如此鱼肉乡里,欺辱百姓。”
“二公主纵容舅家兄弟诬陷同行皇商致人死亡,汤驸马在老家强占民田,数百户良民沦为佃奴,汤曼安为一件生辰穿的衣裳,逼死尚在哺乳的绣娘,为学骑马当街踏死幼童……十数年来,如此种种恶事,不胜枚举,若不是因父皇乃是她的亲弟弟,这般恶行,满门判三次斩立决都够了。”
谢萧舟一向是个冷心冷面喜怒不明的人,说到最后都动怒了,他顿了顿:“昨日汤曼安又在萧河抢道,故意撞翻了一艘载着客人的画舫,事后汤曼安大摇大摆离去,既不救人,也不赔偿,所幸沈彦瀚和沈宏茂兄弟俩路过,才没有弄出人命,苦主如今告到了上京府衙门,事关皇族,潘知府压下案子,请示到了儿臣这里。”
嘉顺帝一愣:“沈宏茂也在,朕不是命他守卫明王府,当值的时辰怎么会路过河边,难道那画舫里的人是阿莹?”
谢萧舟没有正面回答,只道:“明郡主无事发生。父皇,先祖立下的规矩,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儿臣并不是要为难二公主一家,实在是民怨沸腾,弹压不住。儿臣不过是想给二公主府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
皇宫内外,遍布皇帝的御影卫,那日春耕礼上,汤曼安刁蛮无礼,跟兰珮莹争执的事情,嘉顺帝已经知道了,当时他觉得只是小孩子家家吵架罢了,太子已经罚过两个小姑娘,他也觉得罚的很合适,便假装不知道,没有再提。
现在嘉顺帝听见谢萧舟说兰珮莹“无事发生”而不是“不在船上”,便立刻意识到,二公主一家人并不是骄纵天真,而是心术不正之人,不然汤曼安也不会一出府,便直奔兰珮莹去找麻烦。
看来二公主一家,确实需要管教管教了,不然非酿出大祸不可。
嘉顺帝做了决定,叹了一口气:“就照着太子的意思办吧。”
汤曼安正在府里针线房大发脾气,她被沈彦瀚带着兰珮莹游船的事气死了,恨不得立刻进宫找皇帝告御状,告兰珮莹是个不守妇道的□□,可是,她还没把鞋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