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极其自然道:“臣妾忽然记起来,皇上像太子这般年纪的时候,姐姐都已经诞出太子。如今太子长大成人,已出宫建府了,姐姐若是知道,想必会很欣慰。”
嘉顺帝十八岁大婚,十九岁当爹。
谢萧舟再过半年及冠,
如今也是十九岁。
谢萧舟猜到桑皇后将要说什么,眸色一暗,未及开口却听嘉顺帝道:“朕今日不想说这些。”
嘉顺帝近年来越发觉得,太子像极了年少时候的自己,若爱定一个人,那便是天崩地裂也不会轻易改变。
很显然,让太子认定的人还没有出现。
嘉顺帝曾多次设想,若是当初遇见那个人的时候,他的后宫尚未立后,是不是就有机会……
但现在想这些已经没有用,那个人早化作一抔黄土。
嘉顺帝觉得,既然自己还春秋鼎盛,太子迟两年成婚也无妨,总要叫他娶一个心甘情愿的,不必像自己这般,心碎一生。
有缘无分的苦,他体会过了,不想让儿子再经受一次。
嘉顺帝的话让谢萧舟十分意外,但父子俩的关系更像严厉的上峰与能干的下属,实在算不上亲近,他只是淡淡看了一眼皇帝。
桑皇后本想顺着话头,提出太子已经快要及冠,尽快按照孝穆先皇后的遗愿,册封桑舒婉为太子妃了。
不料皇帝和太子的反应竟然都是不愿多谈,遂有些讪讪的,低下头不敢再说话。
好好一顿团圆饭变得有些尴尬,慈淑太后看了皇帝皇后一眼,不动声色另起话头:“哀家倒是有件事情忘了跟皇帝说,霍夫人来信儿了。”
这位霍夫人,是慈淑太后的胞妹,两位老姐妹多年未见,一直书信往来。
霍夫人嫁给了镇北侯沈开宇做正妻,沈侯爷亦是大周的猛帅之一,近二十年来一直率儿孙守在大周极北苦寒之地,与蛮族北戎人对峙。
嘉顺帝今年秋天特意派了特使过去嘉奖镇北侯沈家,送去许多赏赐。
故而嘉顺帝一听霍夫人来信,兴致勃勃道:“姨母可是要替镇北侯府谢恩,大可不必,这些荣宠都是朕应当给姨丈的。”
提起娘家人,慈淑太后心情很是不错:“谢恩当然是免不了的,还有一件事,瀚哥儿跟他母亲回京城了,信上说想赶在过年前到的,估计路上耽搁了,哀家想着,这两天该到了。”
她意味深长地看了
嘉顺帝一眼:“孩子大了,想到你面前领个实职,也在情理之中。”
太后口中的瀚哥儿是镇北侯府的世孙,嘉顺帝秋天不仅送去了嘉奖令,还给镇北侯世子沈康适晋衔为二品定国将军,顺手又给世孙沈彦瀚赏了一个四品御前侍卫的虚职恩荫。
嘉顺帝懂了太后的意思,是想让他多加照拂,立刻爽快道:“等他回来,朕自然重用。”
一旁的桑皇后露出一个心知肚明的微笑,北疆苦寒,没有什么上的了台面的好姑娘,这位世孙生在边关养在边关,想必是打算回京议亲的,只是找了个领实职的名头儿说着好听罢了。
静默已久谢萧舟听见沈彦瀚这个名字,古井无澜的眸子一闪。
嘉顺帝去坤宁宫歇下了。
太监们打着灯笼在前引路,谢萧舟背手朝着寝宫缓缓而行,思绪蹁跹。
沈彦瀚,是上一世谢萧舟得力的左膀右臂之一,亦是上一世最忠于谢萧舟的人。
镇北侯沈开宇在北戎之战中陨落,谢萧舟敏锐地意识到北戎此次早有准备,一旦北放铁骑入关,后果不堪设想。
他豁出一切,举全国之力阻击北戎,于九死一生中救出了镇北侯世子沈康适与沈彦瀚父子。
沈康适袭镇北侯爵后,继续驻守北疆,沈彦瀚则留在了京城,做了谢萧舟的侍卫统领,君臣肝胆照,他甘愿为君主赴汤蹈火,出生入死。
甚至谢萧舟死前,最后一道旨意,都是交给沈彦瀚去办的。
这一世不知道为何,沈彦瀚竟然提前回京了,也很好,故人提前见,或许可以避免当初那一场生离死别。
他下了口谕:“命沈小将军回京后,即刻来见孤。”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7-02 13:45:23~2021-07-04 16:11:3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炒年糕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