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宥伦一眼就认出了对方的身份——金镛的儿子查传椆,那张脸简直就是和金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
两人握手时,林宥伦颇为意外地说道:“查先生,你什么时候开了这么一间饭馆,我怎么从没有听查老提起过?”
查传椆并不从文,在英国读书的时候学的是会计,回香港后一直在《明报》集团下属的出版公司工作。林宥伦从金镛手上买下《明报》之后,查传椆很便辞去了在出版公司的职务,而金镛也很少在林宥伦面前提及这个儿子。
“我从小就不爱读书,倒是对吃情有独钟,说起来还要感谢林先生,要不是你从家父手上接过《明报》接过这份事业,我也不可能这么轻松脱身出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这菜馆的牌匾,就是家父手书的。”查传椆笑着解释说。
门口不是说话的地方,查传椆接着便请林宥伦、蔡阑上了二楼的雅间,亲自奉茶陪坐。
“两位都是大忙人,今天怎么这么有空?”
“林先生说是要我推荐美食,然后我就想到了你这里。”蔡阑喝了一口茶,放下杯子说。
查传椆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神彩,“林先生也对美食感兴趣?”
林宥伦点点头,“是啊,我想拍一部关于美食的纪录片,本来是想请蔡先生帮忙的,不过查先生在正好,也可以帮我参详一下。”
林宥伦说明来意,蔡阑和查传椆均是一愣。
“林先生这次倒是找对人了,写文章我不行,但论起吃这方面,我还是可以稍微提一些建议的。”查传椆颇为自得的说道。
蔡阑却没有急着应声,他不像查传椆那般心态随意,心思重一些,知道林宥伦不会缘故就去拍一部美食纪录片,这么做肯定有其他的原因。
“川菜、粤菜、印度菜、法国菜这些我都有研究,不知道林先生想拍哪一方面?”查传椆对这事很热心,主动帮着出主意。
“只要是中国传统的美食都可以,并不局限于某一个菜系。”林宥伦很简单的回答道。
“这个好办,香港这边各种菜系都有,纪录片的素材应该是非常容易就可以找到的。”查传椆如数家珍地向林宥伦介绍了一大堆,蔡阑在一旁却一直没有开口。
放菜上桌,每道菜查传椆都特别向林宥伦介绍了工艺制作和历史渊源,林宥伦不时点头,听得很认真。<b-->>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r />
查传椆正说得兴起,刚才上菜的服务员急匆匆地跑进包间,凑到查传椆耳边小声说了几句。
“家父今天也过来这边吃饭,他人现在已经到了门口,两位稍作,我去招呼一下。”查传椆站了起来,边往外走边回头解释说。
一听金镛也来了,林宥伦和蔡阑当然不能再继续这么坐着,也和查传椆一起下楼迎接。
金镛见到蔡阑并不觉得奇怪,但是跟着看到林宥伦也走了出来,表情顿时有些诧异。
查传椆站在一旁,表情略显拘谨,在父亲面前,他没法做到像刚才那般谈笑风生的随意。
金镛对查传椆专心“吃道”一直颇有微词,也是在他把《明报》托付给林宥伦之后,对查传椆研究美食的态度才有所改变,但是在外人面前,他一直都不太愿意提起查传椆。
查传椆这家菜馆没有多少人知道,而且金镛也禁止他在报纸上打广告,看到林宥伦出现在这里,金镛心里很就有了计较。
“林生是和蔡先生一起过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