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这个俱乐部还不叫‘慧妍雅集’而是叫‘慧妍会’,大概是1980年的时候,一群历届香港小姐和参赛佳丽聚在一起,谈及她们希望能为香港尽一份力的梦想,以及商讨如何协助弱势社会群体,让他们生活得以改善,然后就有了创立这个私人俱乐部的想法……前段时间,这家私人俱乐部正式成为港府认可的注册慈善机构,首任会长霍太与我颇有私谊,就求我为俱乐部改名题字,推辞不过,只好勉励而为,倒让林生见笑了。”
林宥伦微微点头,“添上一个‘雅’字,集智慧、美丽和高雅为一体,于港姐选美的宗旨而言,却是再贴切不过。”
此时金镛为香港小姐的私人俱乐部提名“慧妍雅集”,大概不会想到,他心目中那个本应该是淑女名媛莺声燕语的清贵场所,到后来,因为各色人等的加入,也会慢慢失去现在的纯粹。
金镛放下茶碗,摆摆手笑说:“林生此行,怕不是专门来看我题字的吧?”
“实在是最近遇到了一桩难事,想向查老请教。”林宥伦也不讳言,直言自己登门的目的。
金镛眉头一挑,心里却已经有了计较。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金镛现在还是《明报》的名誉主席,偶尔得空,也会提笔在报上写一两篇评论,而林宥伦接掌《明报》后,继续任用金镛留下的班底,所以要是报社那边出了什么事,金镛这边第一时间就会收到消息。
林宥伦口中的难事,显然和《明报》无关,这倒让金镛来了几分兴趣,以林宥伦今时今日的地位,能让他感到为难的事情恐怕也不多了。
“今年初,我因为合拍电影的事情访问大陆,在京期间曾四处游览,偶经西郊,得知当地有一处公主坟,闻名而去,却见松柏掩映、青草茵茵,周围环境似乎潜藏着思古幽情和若有若无的怅惘,心中有所得,就想知道,当年长眠在此的女孩,到底是怎么样的性格、容貌,‘公主’的称号下,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后来有当地人和我讲,这里葬的是清朝的一位格格,民间的一位女孩被乾隆皇帝认为义女,死后便以‘格格’之名葬在公主坟……当时只把这当作是一桩趣闻来听,近日却偶有所感,想要把这个故事写成小说,然后拍成一部电视剧。”
“此事对林生而言应该不算什么难事吧?”金镛略微感到有些不解,林宥伦成名以来,已经有数百万字的小说著作,而每年平均会写四五个电影剧本,既然有现成的灵感,要写成文字对他而言应该不是难事。
“一开始,我是想把这个素材写成一个荡气回肠的武侠故事,可随着构思的深入,却慢慢发现,展现出来的东西更像是琼瑶式的言情脚本,这就让我十分为难,因为这类风格的文字,实在不是我所擅长的,硬写出来,只会不伦不类,白白浪费了一个好的构思。”林宥伦解释道。
金镛一听,确实有几分道理,然后就问林宥伦打算怎么做。
“我想找一个善于写此类文字的作者,由我提供情节框架,对方将细节补足,成书之后,影视版权归我,而小说则由对方署名出版,而且在写作期间,我还会支付对方一定的报酬。”
林宥伦说得很委婉,但话里的意思金镛还是听明白了,说白了就是找个“枪手”来写文,当然这个“枪手”的待遇是极好的,不仅有稿酬,而且还有署名权。
而林宥伦既然开出了这么优厚的条件,对“抢手”的要求自然也极高,不然他身为香港编剧家协会的会长,全香港会编故事的人,基本都集中在那里,也不用求到金镛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