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老爷早已得了信儿,奴婢便不再多言,只向老爷讨示下。”
“讨示下?”
宋文修闻言,先是一怔,复又摇头。
他费尽心机撺掇太和郡主拆散少雨与云阳,又借太和郡主之手以鼻烟牵制云阳,却没料到人算不如天算。
就在少雨与宣帝渐入佳境的节骨眼儿上那顾云阳竟然挺了过来,一路过五关斩六将,将挡住他去路的人杀了个片甲不留,最后还是活着回到宫庭。
不是冤家不聚头。
“据奴婢看来竟像是小姐不愿醒来似的。”
“你倒是个忠仆。”
宋文修这才摞下那盆兰花,招手命青衣丫环打起帐幔,着小容于近前说话。
听上去他像是在夸她,心中却道眼前这个婢子忠心有余而筹谋不足,人虽不笨却到底不够精明。若是放在寻常人家,倒也是可信可托付之辈。可这等忠厚老实若放在宫里,便像砧板上的鱼肉,无异于是等着被人宰割。
“若为才人着想,你便不应出宫来寻我。”
“奴婢……”
小容原以为宋文修会替她拿主意,没料到是话里有话,和气里头如芒刺在背,吓得她连大气也不敢出,手心里汗涔涔的,不多时,竟是汗流浃背。
“我也没责备你的意思。”
见小容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宋文修见好就收,这才从容道:“我不会进宫。”
正月初一,大周朝宗亲大臣与在京三品以上朝庭大员会携王妃及诰命夫人入宫朝圣,京外的各地藩王及封疆大吏则派出王府的长史官及问安使,乘以千里马手执藩王及大员们亲笔手书的“飞贴”向顾太后、宣帝拜年。
且说宣帝已于寅时坐起更衣,各宫妃子也赶了个大早俱按品大妆。
永寿宫内,顾太后头戴六龙三凤冠,身穿小轮花翟衣大礼服,腰间束五彩大授,玉扣上结着一对彖饰云龙文玉佩……端的是盛妆华服。
宫人移过一面一人高的落地穿衣镜,顾太后徐步上前,对着镜子一阵端详,但见宝相庄严,通身的气派无不雍容华贵,这才微微一笑,极其庄重,她正欲扶着宫人的前往正殿召见众王妃及诰命夫人,宫中掌管书信的封书尚宫手执一封二寸宽、三寸长,以梅花笺制的“飞贴”呈了上来。
顾太后心中纳罕,不知是京外哪府亲贵竟抢了第一,赶在她接见朝庭命妇前将“飞贴”递了进来。凤目扫了过去,刚要张口命封书尚宫读信给她听,却见印有梅花的贴子描着一丛枝叶扶疏的蕙兰,因接过飞贴展了开来,逐字逐句细读。
“我当是谁,原来是大司空。”
看罢信,当着宫人们的面,顾太后神色淡淡的,一幅不以为然。可出了寝宫,她依旧丰润的唇角却泛起一抹凛冽的笑容。
这才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宋文修既然打定了主意不进宫,对女儿宋才人中毒一事不吵闹、不伸张、不借题发挥,像极了隐忍恭顺的样子,犯得着转个背,就人不到书信到,撇开宣帝,直接捅到她眼皮子底下来。
他想要什么?
替宋才人讨晋封?还是从不曾放弃皇后的宝座?
不显山,不露山,以退为进,步步紧逼,却比当着她的面儿气焰嚣张向她叫板更令人厌恶。
她早该料到的,他是如此贪恋权势。
当年,他算计了她不说,如今连带亲生女儿也算计。
一想到前些个日子,宋才人被宣帝摞在一旁,宋文修作出一幅父女情深,装腔作势求她有朝一日放宋才人出
宫,顾太后便觉着恶心。
“传我懿旨,武陵宫宋才人救驾有功,晋为四品美人。”
见封书尚宫记了下来,正要去上族谱、入玉牒、准备册封的文书,顾太后却又叫住了宫人,谆谆嘱咐道:“武陵宫太偏,距离君上的乾元宫太远,既然洛妃已迁往栖梧宫,将玉宸宫腾了出来,待宋才人痊愈之后,便赏她住下!”
好罢!
还他一个人情又何妨。
若宋文修不来她这里点眼倒也罢了!宋才人替宣帝喝了那杯毒酒,她原也是记着那孩子的好,该赏下的她一样也不会少。
可宋文修这么快又露出卢山真面目,就别怪她翻脸无情。
她有本事捧了他的女儿上去,就有本事再拉她女儿下来。待她先收拾了宫里那作怪的妖精,再回头好好整治他的女儿。
“召见完外命妇后,传严尚宫觐见。”
永寿宫正殿内顾太后率后宫嫔妃正仪态万千的召见众王妃及诰命夫人,以严尚宫为首的尚宫六局则提心吊胆,一刻也敢不松懈。
那六局二十四司但凡有官职的尚宫、尚仪、尚服、尚寝、尚工及各司的宫中女官一个月前便各司其职,一应衣食器用早已充盈备下,可到了年三十的晚上仍是彻夜不眠。
当中却有个原故。
顾太后虽不喜穿红着绿,却也爱美爱打扮。大周的王妃与三品以上诰命夫人俱出身于世家大族,年年入宫朝见,虽不敢明着盛妆艳服抢了后宫嫔妃的风头,暗地里人人却是精心打扮。
故宫中女官到了夜半,顾着差使不说,众人还须俱按品大妆,盘云鬟头发,着紫羯色蔽膝绸衣,虽不许描眉画鬓,却俱面敷白粉,唇间一点朱红,远远望去既端庄又不失秀丽。
断不能令顾太后没脸,更不能令宣帝失了天家的威严。
到了正月初一这日,宫中各处,朱楼画阁,衣香鬓影。不论是后宫嫔妃、诰命夫人、还是宫中女官,从上至下,一应贵贱女子举手投足皆如宝石玉器,由内及外透着气韵与派头。
严尚宫身为六局尚宫,眼见一切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便慢慢的从花团锦簇中抽身而退。动作要快,下手要准,就是要趁洛妃与冯昭仪浑然不觉,还蒙在鼓里,迅速查抄她二人的寝宫。
只见她将女官的礼服一褪,轻衣减饰,迅速召集了宫中监察尚宫,便以督察宫女仪容为名,带着十几个粗壮有力的心腹宫女往栖梧宫、碧芸宫两处走去。
“我奉太后的懿旨来办差,今儿的事谁要走漏了半点风声,是好是歹,是福是祸,拉了出去可别怪我这个六局尚宫翻脸无情。”
宫里头,活得长,待得久,能够熬了过去平安出宫的宫人往往不是聪明伶俐之辈,泰半皆是耳聋眼瞎之人。
两宫主子不在,便是宫中得脸的管事儿宫女也一并跟着主子往永寿宫赴宴,其余平常的小宫女何曾见过这个阵势,一个二个吓得面若寒噤,瑟瑟发抖,俱仰人鼻息,只看严尚宫的脸色行事。
“你们几个去开了箱笼,你们几个去开多宝阁。”
六宫内,任洛妃与冯昭仪如何万千恩宠,极其尊贵,可在这一刻,却无半分尊严,连坐卧之处也被掀了个底朝天。一应衣裳手饰、古玩字画,甚至于小衣、中衣、亵衣等极其贴身的衣物也被翻了出来,横七竖八散落在地板上,不时有宫人踩在上头,竟是恣意践踏。
<!-- yunqi:21810280:172:2018-10-17 05:52:15 --><!-- bequge:39750:31355011:2018-10-17 05:5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