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因为少雨,他不会再进宫,也不会再使这块金牌。曾经答应过死于党争的父亲,从此以后不再踏入朝堂与后宫半步。
可惜,他没有做到,没有能够守住与父亲约定的誓言。
若父亲在天上有知,恳请他原谅他。
原谅他,就任性这一回,一回,就一回,只要他接回了少雨,他是铁了心不参与政事的。
自父母双亡后,他只想守着一个人,守着她的少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就像年少时,双双并肩看日出日落,看倦鸟归巢。
少雨也答应了他的,要做他的妻,要许他一个家,要给他生很多很多的孩子,有儿子,还有如她一般解语花似的女儿。
儿女双全成一个好字的家。
家,他们的家,多么温暖,触动了他心中最渴求的柔软。
他再也不会跟她拌嘴了,再也不会负气离开她了。就算她是他仇人的女儿如何?就算她是宋文修的女儿又如何?
不一样的,她和她父亲是不一样的。
当初,他真不该认这个死理。
悔不当初啊!
“君上在哪儿?君上在哪儿?”
他要见宣帝,凭借亲如手足的情份也好,凭借孤注一掷的决心也罢,不管少雨是他的妃子也好,嫔妾也罢,他要她,不论如何也要她。
即使她已非完璧,已经是宣帝的人了。
他也要她。
他不在意的,只要少雨心里有他就好了,只要能够失而复得就好了。
经历了这么许多,他再也不要较真,再也不要认死理,再也不要失去她。比起失去,一切的一切都不那么重要,不,根本就是微不足道。
乾元宫
宫中每逢年二十八的晚上,素有喝乳酒,吃枣花馍馍之习俗。不独主子们喜爱,就是底下跟着的奴才们也能沾光。
且说国君在瑶台,既有少雨伴驾,又有洛妃、冯昭仪等陪着说说笑笑,还有太和郡主跟着凑趣儿。宣帝一高兴了,便赏了一坛子十年陈酿的乳酒给御前的宫人,着李十全送了过来,以犒劳他们一年到头小心勤谨。
御前的宫人们围了风炉,正欢天喜地聚在一处要吃酒,冷不防被一阵“砰、砰、砰”的砸门声所惊吓住。
那胆小的小太监当即就双腿直颤,打科诨道:“李公公,莫不是宫中监察公公来抓吃酒作乐子了的罢!”
又有那畏首畏尾的宫女摁着心口,慌张道:“唉哟喂!这么大阵仗,我怎么听着像是我们尚宫局的监察尚宫来盘查呢!”
李十全摇了摇头:“这些个人只怕吃得比我们还尽兴,走,跟我瞧瞧去。”
就是永寿宫太后娘娘那里打发人过来,也不敢砸乾元宫的们。至尊的头上也敢撒野,反了,给逮着了,准揭了他的皮,抽了他的筋。
宫人们披着避雪的蓑衣,提着羊角风灯,簇拥着大太监李十全上前去开了角门。
但见一个男子走了过来。
乾元宫仅供宫人出入的角门也有七尺来高,那男子须得俯下身才能够与众宫人打个照面,可见其高大魁梧。
李十全揣度着云阳的身份,深宫大内,外臣非奉诏不得擅入。至于内庭,除了成群的宫女,还有被世人称作阉人的太监,就只有宣帝一个男子。
这个人吃了熊心豹子胆会是谁呢?
一眼望去,即使在大雪纷飞的夜晚,他的目光也如炽热的光芒,漆黑的长发凌乱的披散在肩头。
他的面色苍青,人很瘦,似生过一场大病。可他的神态却极其刚毅,衬着那轮廓分明的五官,只能以“七尺昂藏”四个字来形容。
只是,他身上散着一股子浓郁的血腥之气,整个人像从血泊里被捞了出来,一件藏青的棉袍,腻着大片大片的血渍,许是因为马不停蹄的赶路,沾了血的衣裳经北风一吹,还挂着红霜霜的血渣滓。
李十全惊得退了一步,大喝道:“来者何人?”
云阳张了张紫裂的嘴唇,从温泉谷一路血拼厮杀下来,骑着骏马将近跑了一天的路,大雪天里,水米未尽,自是唇角皴裂。
他咽了咽干涩的喉咙,又取出那块金牌,这才喑哑说道:“李公公,我是云阳,我要见君上。”
“你,你是,是顾、顾云阳,云阳少爷!!!”
李十全闻言一阵哑然,好半晌才回过神来,激动得难以自持。
这个孩子,是他冒着生命危险,瞒天过海,从大司空一党的眼皮子底下偷偷送出宫去的啊!他还记得,顾云阳出宫那日还不及他的胸口一般高。
可怜的孩子,没想到,他竟然还活着,还能够活着回来。
苍天有眼,命不该绝。
“好、好,云阳少爷活着真好,君上要是和太后娘娘见到了该不知要有多高兴了,只怕就要痛哭流涕了。”
见李十全一把抱住他,激动得老泪纵横,顾云阳一颗饱经风霜的心,总算切身感受到那么些许暖意。宫里固然事事非非,到底也还有待他诚挚的人。
他从来没有忘记过宫里对他好过的任何一个人,不论是救过他性命的李十全,或是亲如手足的宣帝,还有视他如亲子的姑母顾太后。
他有想过的,即使将来他与少雨远走高飞,若宫中生变,就算是拼尽全力他也会舍命襄助的。
可眼下,再急,也急不过少雨。
“李公公,带我去见君上,带领我去见君上。”云阳几近是以哀求的语气恳请李十全带他去见宣帝。
“好、好、好,云阳少爷你别急,君上和几位后宫娘娘正在瑶台宴饮。”
李十全一面拭了泪亲自拉着云阳带他去瑶台,一面又悉心地打发了人去永寿宫向顾太后报喜讯。
瑶台内置了一张花梨木大圆桌,宣帝自是坐了主位,一左一右分别坐着洛妃与冯昭仪,太和郡主见少雨一个人背门坐着,便很“体贴”的挨着她坐了下来。
一时,五个人俱围了圆桌而坐。
宫人们拎着食盒,一碟子连着一碟子呈上美味佳肴。宫中御膳虽讲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却也同样讲求就地取材,以时令之物为鲜。
更何况各宫整日山珍海味,那肥鸡大鸭子早就吃絮了,就只图个热闹送年二十八而已。
故每个人近前俱摆着小小巧巧一碟子和了枣泥,兑了杏仁,又抹了洋糖,沾了芝麻而蒸的枣花饽饽。一旁还搁着满满一盏盛在银碗里的乳酒。
那乳酒是臣国高昌国晋献的以马乳酿的一种酒,芳香酷烈,味兼醍盎,大周国皇室及贵族每逢入冬便以此酒驱寒。
“来,朕敬在坐的各位嫔妃,还有朕最疼爱的太和妹妹。”
宣帝擅饮,最喜大碗吃酒。
他也不记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吃酒的。兴许是冲龄践祚,内有权臣把持,外有异姓藩王企图裂土分疆,诗词歌赋早已不能排解心中的烦闷,每每这个时候,喝上几口,那种热辣辣的晕眩之感,才能令他略觉自在。
<!-- yunqi:21810280:170:2018-10-17 05:52:13 --><!-- bequge:39750:31355007:2018-10-17 05:5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