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熙混在人群里一起出了城,她远远地跟在一群由富商、平民、镖局的镖师等混合组成的车队后面,努力地徒步前行着。
像她这样的人还有很多,有的是衣服上都打着补丁的贫民,有的是和她一样的年轻乞丐,有一群衣衫半旧的落第读书人,还有很多半路才从各个京郊村庄里赶着车跟上来的农夫车队。
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样的——去青云城!去参加五个月后的测灵收徒大会!
在原主的记忆里,云熙曾看到过,在这个世界里,千百年来,一直有一首民谣传唱:“十年一赴青云城,测灵登山成仙徒。百年修行再回首,红尘早已无旧人……”
每到十年一次的测灵收徒大会即将开始时,这个世界的普通人们,都会提前半年甚至是一年,坐车、坐船、骑马、步行,不远万里地赶赴青云城,就为了参加测灵收徒大会,看看自己有没有机缘进入修行界,成为一个仙徒。
只有成为仙徒,才能开始修行,只有修行,才能给自己带来悠长的寿命,只有漫长的寿命,才能在未来有机会像那些流传的故事中、事迹中的修士一样,最终渡过天劫,飞升成仙,与天地齐寿,法力无边。
在云熙看来,这个世界和她的故乡是不一样的,但到底都有什么不一样,她目前还处在一知半解之中。因为原主只是个普通的平民女,接触不到高深知识,云熙甚至都不知道这个世界还是不是一颗星球,又或者,这里其实是像她故乡的三千大世界的说法一样,只是一个“世界”。
原主记忆里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全都是从课堂先生和说书人嘴中得知的,人尽皆知的一些事物。比如说,他们其实生活在一片很大很大的陆地上,而在大陆之外,是一望无际的海洋,和很多岛屿和小型陆地。在那些岛屿和小型陆地上,因为有修行宗门的庇护,所以也生活着无数和他们一样的百姓。
再比如说,这个世界的历史,按照修行界传出来的说法,其实分为太古、上古、中古、近古。
在太古时期,人们一出生就具有修为,三岁就能自己修行,五岁就能腾云驾雾,十岁就可以搬山倒海……最有天赋者,修炼一百年就能得道成仙。
但等到了上古时期,人们修行的速度变慢,哪怕是最有天赋者,想要得道成仙,都得修行三百年后才能飞升。而到了中古时期,人们的修行速度变得更慢了,最天才的修行者想要成仙,都得修炼六百年往上。
等到了近古时期,最快成仙的记载,已经变成了修炼一千多年,而且能飞升成仙者,也寥寥无几。
可能正是为了追求这一线仙缘,近古时代中期时,正邪两道爆发了一场持续三百年的恢弘大战,打得修行界无数宗门破灭,庞大的修士群体都走向了凋零,高阶修士们近乎死绝。
等到大战结束,正邪两道各自修养生息时,他们才发现,能让修士们飞升成仙的所有高阶功法,居然已经失传了!很多堪称瑰宝的丹方、阵法、炼器法门等等高阶秘术,也都已经找不到了!
在修行界,中、低阶功法或秘术,都是可以通过玉简储存传承的,但高阶功法或秘术,却必须是人传人。它们无法被记录在玉简或其他什么载体里,只能通过一位修士亲自传给另一位修士的方法,不断地被传承下去。
持续三百年的大战太过激烈,到了最后,正邪两道的修士们都杀红了眼,双方一旦碰面,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在明天能不能活着都不知道的情形下,还有几个人会去考虑功法传承的问题?
当然,肯定会有这样的智者,比如说各个修行宗门的掌门或者长老们,他们一定会为了宗门的延续,而留下自己的传人,保证本门的传承不会断绝。但那时的战况实在太过惨烈了,就算是站在修行界最顶端的高阶修士们,都是今天还活着,明天突然就传来了死讯。而那些被挑选出来的传人们就更不堪了,他们甚至都还没来得及把功法继续传承下去,就死在了敌人的手里。
于是,在修行界停战后,大家才发现,他们能飞升成仙的唯一途径,已经被断绝了!
正邪两道所有顽强生存下来的宗门内,仅存的,只剩下能修炼到中阶极限的功法了,哪怕这些功法是那个时候最顶尖的,也没什么用了。
连飞升都成了奢望,就算能修炼成中阶修士,也不过是增加了千年寿元而已,早晚还是得死,那还修炼个什么劲儿?
这之后,整个修行界都颓丧了几百年,直到修士们终于接受了现实,意识到,他们能活千年也总比只能活几十年强,修行界这才开始重新恢复蓬勃生机,继续发展。
但让云熙感觉奇怪的是,近古时期的大战,距今也已经快万年过去了,就算修行界的这万年里,一个天才都没出现,那就是靠着庸才们,也该推演出至少一部能修炼到飞升的功法了。
可现实却是,直到现在为止,整个修行界,都还没有一本能修炼到飞升的功法!
这让云熙觉得,修行界近万年来没出现过仙人的原因,肯定不只是没有功法那么简单,一定还有其他不为凡人所知的关键因素。
能为她这个猜测提供有力证据的,就是五个月后的测灵收徒大会。
在近古的这场大战之前,修行界的收徒方式,都是很随缘的。宗门们都是各自举办收徒大会,收徒的时间也不一定是十年一次,最久的甚至可能是百年一次。
但在大战之后,宗门们举办收徒大会的方式,就逐渐从各家举办各家的,演变成了三三两两的宗门一起举办,五、六个宗门一起举办,所有正道宗门一起举办,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正邪两道、全修行界宗门一起举办,且每十年都会大肆宣扬修行的好处,让无数凡人心向往之,一生一定要去一次。
为了收徒,修行界甚至不允许各个凡人国家擅自开战,除非一个国家有着不得不开战的原因。对此,修行界的理由是,他们怕战乱会减少人口,让原本很多是修行天才的好苗子,都葬送在了战乱里。
云熙觉得,修行界这近万年来透露出的求才若渴,恨不得全世界凡人都来测灵收徒大会、来修炼的态度,足以证明,修行界想要再出现举霞飞升的仙人,很难很难。这甚至已经难到了,可能是需要集全世界修士的力量,才能再现曾经的飞升盛世。
当然,云熙也明白,这些事情,还不是她这个凡人现在该去考虑的。她只是按照原主记忆里对修行界的了解,习惯性地推测一波,给自己做个心理准备,以防万一。
她现在该去了解和打听的,是修行界正邪两道的各个宗门,是修行界的各种常识,以及测灵收徒大会的具体过程。
随着时间推移,行进的路程渐远,从京城去往青云城的官道上,车队和人群越来越多。领头走在最前面的,是晚一步出发,却靠着比马匹还强悍的骑兽迅速赶上来的权贵世家们。中间,是沿途路过的各地郡县的豪族富商们,以及当地的读书人。后面,是所有的平民百姓,各种工匠,戏子、娼妓等等。再往后,是连一件体面衣服都没有的贫民、乞丐们。最后,是那些平时被官府通缉的罪犯、山匪、海匪们。
人们和平共处,没有厮杀欺辱,也没有争吵矛盾,他们就仿佛朝圣一般,组成浩浩荡荡的长龙,晓行夜宿,向着目的地不断进发。
而这样的盛况,才只是东吴国一国的情形,此时此刻,在这片大陆上,至少还有几十个国家,都在发生着同样的盛况。
这样盛大的场面,让云熙都不由得咂舌。她心想,难怪测灵收徒大会每十年才举行一次,如果是每五年举行一次,凡人界不乱套才怪。而这样堪称浩大的场景,也每十年一次地加深着凡人们对修行界的敬畏和向往,让人们从幼时记事起,就开始期盼着去青云城,去测灵收徒大会,去当一名仙徒。
云熙跟着这条长龙徒步了三个月,也得知了很多消息和常识。
现在的修行界,正道实力最强大的宗门,是混元教、陨日剑派、太乙宗、圣音书院、镜月观、空禅寺六大宗门。邪道则是以大魔圣教和赤凤楼为主,剩下的宗门百年就变一个名称——因为掌门被篡位杀了,新掌门又改了新名字。
而在正邪两道中间,还有以经商和拍卖起家的玉蟾坊,八面玲珑、左右逢源,活得无比滋润。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散修联盟、炼丹师互助会、某国乡馆等等小门小派,也数不胜数。
在修行界,正道宗门的风气和做派,要比邪道各宗门更正常、善良一些,因此,混元教、陨日剑派、太乙宗等宗门,是大部分凡人都想要加入的门派。可就算是这些正道宗门,各个门派的作风和门内的氛围也大不相同。
混元教是正道第一宗门,对内,他们门规严苛,所有修士都奉行强者为尊,不同实力间修士们的阶层极为分明,但相对的,他们的修行资源是全修行界最深厚的,其他宗门根本无法相比。而对外,混元教霸道强硬,但凡是他们定下的规矩,就绝不允许其他宗门反对。可相对的,只要正邪两道发生战事,他们宗门的修士,一定是最后撤退的,是所有正道门派最坚固的防线。
陨日剑派的实力在正道中排第二,他们全门都是剑修,是一群为了提升实力、修出剑意而不顾一切的剑疯子,是连邪道修士都不愿意面对的对手,因为他们打起来悍不畏死,至死方休。
太乙宗是正道的第三宗门,也是云熙认知里最正常的正道宗门,和她目前最想加入的宗门。据说这个宗门的门内氛围,非常友好和谐、有爱互助,他们既不像混元教中的修士们一样,为了变强而不择手段、勾心斗角,也不像陨日剑派的修士们一样,全是修炼疯子,无法沟通。
更难得的是,太乙宗就坐落在全修行界第二富饶的福地里,从来不缺修行资源,还动不动就给弟子们发福利,这直接导致太乙宗的弟子们对宗门忠心耿耿,打死都不愿意叛出宗门。
其余的圣音书院、镜月观、空禅寺等宗门,云熙已经把他们排除在外,不打算加入了。因为圣音书院只收读书人,入门考核除了测灵检验资质,就是考察想入门弟子的知识储备量和理解程度,这基本是为资质不太好,却家底丰厚的读书人和富商,以及资质很好却更想要特权的世家权贵们准备的宗门,平民根本想都不用想。
而镜月观只收出家女尼,空禅寺只收出家和尚,云熙还不想剃头,也不觉得自己有佛修的天分,于是直接划出了考虑范围。
至于邪道门派,云熙连想都没想过加入,哪怕最厉害的大魔圣教的大魔,其实指得不是成魔,而是该门派功法中的一种境界,她也不想变成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