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都进入军队服役,现在他不能够再去了,要是家中的顶梁柱都没了,三个年幼的孙子怎么办?
这个年代,女人的薪水可要比男人低得多,靠她们是很难养活孩子的。
安布尔警长叹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那一丝良知,厉声呵斥道:“二十万敌军压境,开普敦危机。
为了保卫开普敦,总督府刚刚颁布了新法令,将服役年限延长到了55岁。
不想去服役,你就缴纳50英镑免疫钱。没钱就不用废话了,和我说也没有用。”
这显然不是德尔福总督的命令,作为一名合格的政客,他不可能下达这么丧心病狂的命令。
这个年代的人老得快,年龄一大到了战场上就很难发挥作用。总督府的征招命令,只是针对18~40岁的青壮,对老弱没有兴趣。
只不过下面的官员为了敛财更改了规定,有钱人花钱逃过了兵役,这个缺额就需要有人补上。
掏不起钱的普林格,就只能被迫入伍。这也是他运气不好,如果跑得够快,没准就躲过了一劫。
这兵荒马乱的年代,没有普林格还有别的倒霉蛋顶上去,总之凑够人数就行了,具体服役的人是谁,这一点儿也不重要。
“二十万”这是菲克尼子爵自称的,人口都不足二十万的布尔共和国,为什么能够凑出二十万军队来,这就不知道了。
反正德尔福总督信誓旦旦的保证,敌人就有二十万。没错,布尔人就是靠人多势众,才击败他们的,这一点绝对不容置疑。
给伦敦政府的电报上都这么说,在开普敦殖民地自然也不能例外。只要不想成为这次战争失败的替罪羊,他就必须要把这个数字给做实了。
不列颠民众也不是无法容忍失败,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偶尔失败一次也是可以原谅的。
这就要靠宣传了,德尔福总督显然是擅长自我包装的。战争失败的责任,已经推得七七八八。
要不然伦敦政府早就换人了,没有人可以容忍一个不断失败的总督。尤其还是一个不安分,主动挑起战争的总督。
中年军官汇报道:“总督阁下,新一轮的征兵工作已经完成了,这次共计征兵8000人。”
德尔福总督点了点头,悲天悯人的说道:“很好,你们干的非常漂亮。只是苦了开普敦民众,这次需要他们为帝国做出牺牲了。”
这一刻,德尔福总督看起来不像是一名奸诈的政客,反而更想是一名悲天悯人的圣母。
一名官员立即配合道:“这也是没有办法,敌人来势汹汹,一旦开普敦失守,谁也躲不过去。
现在民众们入伍,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人,免受战争之苦。
总督阁下,不用太过伤心,民众们的牺牲都是值得的,相信大家会理解你的苦心。”
仿若影帝附身的德尔福总督,摇了摇头说:“民众对我的看法并不重要,这都是为了帝国。
只要能够保住开普敦,就算是现在让我立即去死,我都不会皱一下眉头。
我已经决定了,誓与开普敦共存亡。这是我写好的遗书,如果不幸战死沙场,就劳烦诸位帮忙交给我的家人。”
场面很是煽情,众人都被感动了。不过这只是表面上的,所有人都清楚,一旦开普敦失守,挑起这场战争的德尔福总督就完蛋了。
活着回到伦敦,也少不了军事法庭上走一遭。下半辈子都要在监狱中度过,连同他的家族都会抬不起头。
最好的选择就是死在战场上,那么情况瞬间发生了变化。哪怕是为了政治宣传需要,伦敦政府也会把他变成“悲情英雄”。
这些情况,德尔福总督是一清二楚的,甚至还知道即便是保住了开普敦,他都不会有好果子吃。
为了减轻责任,现在他必须要演这出苦情戏,把自己塑造成一名“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