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大臣麦克凯特讥讽道:“按你的意思,就这么交出西里西亚地区了?不要忘了,奥地利人还提出了购买普属萨克森地区。
这种妥协让步,只会让他们得寸进尺,我们能够让到什么地方去?真要是妥协了,政府如何给民众们交代?”
总参谋长毛奇反驳道:“当然不是白白割让,我们可以和奥地利进行利益交换,现在我们需要维也纳的支持,至少是默许……”
……
看着争执不休的众人,画风非常的不和谐。军方主张妥协,政府主张强硬,怎么看都像是搞颠倒了。
确实是搞颠倒了,最初主张妥协的是政府文官们,军方主张强硬应对。但是随着局势的变化,这种情况发生了逆转。
实际上,这只是柏林政府权利斗争的延续。现在文官派系在政府权利斗争中处于了绝对劣势,决策权落入了军方手中,他们不甘心失败自然要搞事情了。
在权利面前,很多底线都不存在了。文官派系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一旦伦敦谈判结束,军方携大胜俄国之威,在政府中的话语权还会进一步提高。
胜卷在握的军方自然主张求稳了,至于割地带来的后遗症,实际上并没有那么严重。
割地也要看怎么个割法,只要操作得到损失都在控制范围内。现在普鲁士王国缺少的不是土地,而是人口,尤其是缺少德意志人。
东普鲁士地区空了,急需民众填充,新占领区也需要移民稳固地方。把割让土地上的人口、财务全部打包带走,丢一块白地奥地利就行了。
这同样是履行了约定,还让维也纳政府没有话说。当初的约定只是割让西里西亚地区,可并没有约定要包括上面的人口、财产。
如果想要搞事情,还可以留下一部分民众,把当地的所有产业都转移到这些人名下,然后来一个非暴力不合作。
在这个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法律天文在哪里写着,人家通过合法手段不合作,维也纳政府也无能为力。
当然,这个无能为力只是短时间的。办法总是人想出来的,一旦丢掉了节操,很多办法都可以解决问题。
军方立场转变还有一个不能说的理由,就是容克贵族们需要劳动力给他们耕种土地。这个年代机械化程度还不高,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一点儿也不小。
东普鲁士地区是容克贵族的大本营,现在人都走了,他们找不到足够的劳动力恢复生产。
还有新占领区,很多土地也会通过战后封赏落入容克贵族们的手中,这些土地也需要劳动力耕种。
如果没有来自于本土的民众,全部使用当地人耕种,光语言沟通就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贵族统治地方也是需要根基的,当地人反抗起来了,他们也需要进行镇压,没有自己人怎么行呢?
西里西亚地区是从奥地利手中夺取的,这里以工业为主,资本家们的实力更加强大,就算是丢了容克贵族也没有损失。
普属萨克森地区也差不多,经济发展的很不错,但是加入普鲁士王国时间太短,不是容克贵族们的基本盘。
文官派系就不一样了,为了和军方抗衡,他们不得不和国内的资本家结盟。作为资产阶级在政府中的利益代言人,现在自然要保护资产阶级的利益了。
理论上,把人口财产都转移了,普鲁士王国的损失可以降到最低。普通民众也可以获得政府补偿,看上去似乎还不错。
唯独资本家们的利益无法保障,工厂不是什么地方都可以建造的,就算是所有条件都满足了,换个地区后他们又要重新经营人脉关系、销售网络。
这不是政府那点儿补偿款所能够弥补的,在这个变局的过程中,他们有很大可能被别人所取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