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有了太后这句话,一切都不一样了。
“米贵妃那边知道这个事情吗?”武惊鸿想到一个关键的点。
“她只说了一句,她就是想当大王的娘,至于这个大王是谁肚子里爬出来的,不重要。”
夜色中,这一句话很冷。
可这就是身居高位的人们。
亲情比权力单薄太多。
亦或者是,有了权力,才有享受亲情的资格。
商为阳最近总觉得事情不对。
他的周围有一双眼睛,在盯着他。
这双眼睛属于谁,他不知道。
也许是贵族,也许是赢炎,也许是武惊鸿。
但不论怎样,他都已经有了自己的主张。
这一次他将站在武惊鸿的对立面。
事实上,从最一开始,他就与武惊鸿有着意见上的不和。
后者太过胆大,改革起来大刀阔斧。
这是好事,也是坏事。
当年起草《乾国九章》的时候,他就对武惊鸿的部分改革政策有过微词。
后来对付老丞相的办法,他也不齿。
到了现在,武惊鸿要推行“科举”之法,他就更不同意了。
这相当于一下子将乾国的国门打开。
固然会有无数俊杰涌入。
也会有无数危险到来。
还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就是赢炎。
赢无疾的侄子,赢无伤的儿子,曾经被他们流放的冲动少年。
如今的他做了几年的大王,仍然无法再现当年赢无疾的那种贤能。
赢无疾的王道,能够容忍乾国四公子,也能够压制乾国四公子。
赢炎不能。
或者说,乾国四公子中随便一个,都能够压制赢炎。
他所谓的平衡之道,其实就是在和稀泥。
这样的大王,守成尚且不一定够用,开拓就更不足了。
所以没法指望他能将过江之鲫一般的俊杰都收入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