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赤壁之战(七)

“吴王钧启:近者凭国威灵,奉辞伐罪,旄麾南指,楚王归心。刘备窃据湖南,更望湖北,伪称仁义,遗毒千里,孤实恨之。今治水陆七万余众,方下江南,意在禽备,枭首观效,别无所图。孤与文台,兄弟也,诗云: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孤始除渔阳郡守,十有余年,位至宰执,裂土分茅,意望已足。唯患者,刘备、曹操二人耳,张鲁为屏,蜀道不通,故属江南。斩备灭操,孤即收兵,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不复征战。恐文台相疑,孤废扬州刺史,割以合肥土地,適维和平,消雠定边,明孤之心,秦晋永结。兄宁,字。”

林宁也算是能屈能伸了,一封信洋洋洒洒,表明了三个方面:一、南下的目标是刘备和曹操,与他人无关;二、身为晋王,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心愿满足,没有别的追求了;三、如果你孙坚不信,我现在就把先前设立的扬州刺史废了,巢湖以北的土地还给吴国。

尤其是第三点,白白放手大片土地,亏林宁狠得下心,也由不得孙坚不动心。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林宁说自己带了七万大军,不仅没有夸大号称,还把真实数字砍了一半,令人费解。了解林宁的都知道,他打仗和其他人一样,也是喜欢号称的,一万人号称十万人二十万人是常事,为了显得可信,还会加个零头,比如号称十三万、十七万、二十一万之类。如今为什么谦虚了?林宁当然是有目的的,他有十五万本部人马,加上荆州降卒合计三十万,号称百万雄师别人也不会觉得夸张。问题是不行啊,真号称百万,吴国上下就会吓到,还会觉得林宁写信的目的是炫耀和恐吓,再搞成历史上孙刘抱团取暖的局面就糟糕了。

譬如现在,孙坚就对林宁自称的七万兵力很困惑,吴国动员起来都能有十万大军,统一了中国的林宁大举南下只有七万人?是不是太磕碜了点儿?出门好意思和其他诸侯打招呼吗?

曹操给了孙权投降还是决战的选择,林宁也给了孙坚和平还是战争的选择。生存与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较于孙权必然要战的决定,孙坚就纠结多了:打,有可能输;不打,白得大片土地。唯一担忧的是林宁兑现承诺与否,别没吃着羊肉再惹一身骚,然而战前卖了土地,孙坚是否遵守隔岸观火的承诺就该林宁担心了。

周瑜离席,走到中场面对王座,慨然道:“瑜有一言,说与大王、诸公。”

周瑜有水淹下邳、擒斩河北军第一名将龙且的战绩,现任中护军、吴郡太守,娇妻美妾,锋芒毕露,深受器重。就是资历较老的张昭、程普等人,见他开口,也要给个三分薄面。孙坚微微倾身,笑道:“公瑾奇才,尽管说来,寡人这里听得真切。”

情场官场双得意,周瑜说话自然而然带出了一股意气风发:“晋王扫平群雄,涤荡寰区,北土乂安,虎踞汉沔,窥探南海。晋王意在江南,亦视江东为口边肥肉,有吞噬之心。大王以神武之才,仗英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百姓乐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晋王割区区合肥,以吴国土地还于吴国,祸心昭然,大王岂有为之动摇心志乎?今将士用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汎舟举帆,朝发夕到,士风劲勇,所向无敌,有何偪迫,欲就小利而毁大局?若与晋王委和,天下皆以为大王趋利附势,吴晋狼狈,便见制於人也。有所诏命,大王不得不从,极不过一空印,仆从十馀人,车数乘,马数匹,岂与南面称孤同哉?”美周郎还算了解孙坚和林宁的关系,对林宁的称呼没有不敬。

“周郎说的有理,然则晋王威震天下,今次南征,只言剿除刘备。我吴国冒然卷入,待有捷讯,刘备北上,收荆州如探囊取物,我吴国还要应对淮南敌势,徒为他人做嫁衣。”张昭说。

周瑜大笑道:“张公莫非以为我吴国无人乎?北军若败,淮南难道还能在短时间内造成威胁?大王与刘备共分荆州,然后席卷淮南,犹未迟也。”

秦松道:“周郎志骄意满,不要忘了骄兵必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