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宁背着手坐上大堂的主位,装模作样地一拍惊堂木,喝道:“将犯人带上来!”
门口聚集了一大批看热闹的老百姓,这毛病中国人是改不了了,反正免费,爱看看吧。两名内卫拨开人群,一左一右挟着一个锦衣玉带的少年——至多不超过十五岁,眼神桀骜,恨不得用眼神杀人。
少年被扔到地上,溅起尘土,他却满不在乎地一屁股坐下来,指着正中端坐的林宁,蔑笑道:“我不管你们是谁,在兖州还没人敢招惹我边家!”
林宁身体前倾,面上看不出喜怒:“你真是边家子弟?陈留那个边家?”
“兖州有几个边家?”
“边让是你什么人?”
“那是我族中长辈,曹丞相见了也得礼让三分!”
不得不说,历史的轨迹已经乱七八糟了。原本曹操会因为诛杀名士边让而导致陈宫张邈背叛,迎吕布入伙,要不是荀彧、程昱死保三城,曹操也够韧性,几乎做不到咸鱼翻身。而在林宁介入的时空,边让活得好好的,曹操和兖豫名士多有交往,不说真心拥护,至少曹操是承诺维护世族利益的,世族也不愿和曹氏彻底翻脸,所以相安无事。说到底,曹操再厌恶世族,他也是汉朝社会成长起来的,是接受儒家学说教育而形成的思想,他一辈子也不可能摆脱世族和儒学的影响,这就是生长环境的不同所导致为人处世的不同。
至于边家子弟为什么被抓来审问,事儿就得从头开始捋了……
渡河之后,河北军攻克了数座城池,但因为曹操的宣传,河北军肯定是被妖魔化了的,这点就别指望敌人口上留德了。安抚占领区百姓成了首要工作,林宁颁布临时军令:河南之地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但取百姓一米一粟、一针一线者,皆斩而不赦。
临时军令推行三个月,过期则废。
河北军中有兖州人,与某民家有旧,时天下大雨,铠甲受淋,军中尚未下发雨具。遂不问而取民家一笠,以覆铠甲,事后主人得知,不以为偷。铠甲是河北军财产,这种事就是战争时期,碰到严厉的上官也不会小题大做。林宁得知,犹以为此人犯了军令,不可以乡里之情徇私废法,决计斩之。
马超、许褚当时就在身边,向林宁求情,林宁不允。又卢龙中郎将波才入见,陈说情谊,罪兵乃蹋顿寇略渔阳之后入伍的,参军多年,数有战功,为人至孝,与邻为善,何以一笠而杀至孝至善之人?
“大汉朝以孝治天下,请主公三思。”
林宁不禁动容,良久道:“法不可废,此我幽州子弟横行天下而望者披靡的根本,若我今日赦了此人,明日就会有更多人被赦免,如此则法令不行,军心尽散,吾悔之无地矣!”即命许褚监斩,并昭告百姓,以此立信。
林宁亲自到场,为犯人敬酒,垂涕不已。犯人伏法后,传令以牺牲者下葬,为犯人家中老父老母按月给予禄米,奉养终年。
经此之后,军中震栗,道不拾遗。凡河南百姓,皆以为军纪严明者,以河北军为最。本有逃亡人家,或从山野,或从远亲,复还故土,民心大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