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不是高皇帝那个好时候了。”冯讼师附和了一句。
黄老板沉默良久,问他:“你有把握打赢这场官司吗?”
“因为涉及高皇帝和朝廷重臣的声誉,大理寺必然出面,如果陛下有诏,刑部和御史台也会介入,组成三法司会审。”冯讼师说,“高皇帝有言:非军国机密,三司会审均面向世人,不得隐瞒。大庭广众之下,官官相护或许有所顾忌,但想打赢这种官司,就等于打朝廷的脸,太难了。”
“那好吧,这桩案子我们讼师行不接。”
“且慢,东家,学生还没说完……”
黄老板吸溜了一口茶水,擦着层出不穷继往开来的汗,闻言看过去:“你还有什么没说的?”
“学生以为,这桩案子虽说赢的希望不大,甚至等于没有,但我们可以接。”
“此话怎讲?”
“东家,你不是一直想让飞龙讼师行成为洛阳业界第一吗?这桩案子打不赢归打不赢,我们只要接了,全洛阳的记者不得堵着东家你的门要求采访?”
黄老板眼睛亮了:“这倒是,可输了之后,不也得被记者嘲讽?”
“不然,东家你在洛阳还没几个记者好友?话是人说的,我们只要说我们秉承一颗对历史原貌的公心,为了这颗公心奋不顾身和朝廷作对,老百姓还能骂我们不成?”
“你让我想想,让我想想……”
冯讼师咳嗽道:“据学生了解,项家还给其它讼师行投了诉状,有的讼师行一听和朝廷打官司,都不敢接,倒是业界有名的南都讼师行在洛阳的分行接到总行指示,似乎有意接下这桩案子。东家,南都讼师行人才济济,一旦出手,我们可争不过啊!”
黄老板这才咬咬牙道:“好!拼一把,赢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输了也不过是被嘲笑两句,但名声变好了。”
“东家英明。”
送走大老板,冯讼师对从自己别厢走出来的一个年轻人说:“项公子,这桩案子我们飞龙讼师行接了,你就静候佳音吧。”
“听方才冯先生和黄老板的对话,似乎没有信心?”
“何止没有信心,鄙人还担心朝廷报复。但圣教之所以不绝,就在于我等儒家子弟敢于为民请命,为不平发声。”
年轻人疑惑了:“冯先生是讼师,难道信的不是法家吗?”
冯讼师哈哈一笑:“博采众长方为至理,毕竟入世要的是经世致用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