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林清所在的县城,因为北方读书人少,秀才也少,尤其是像康宁县这样的小县城,可能都没有几个秀才,更别说廪生了。故而朝廷特别恩典,县试时可以由有秀才功名者作保,周文彬是增广生,但是也可以在县试时为林清作保。但是到了府城,自然是能找到几个廪生的,所以后面的考试都需要廪生作保。而收费也是大家默认的六两银子,一场府试下来,一个廪生少说都有近百两的收入!
人家都说穷秀才,富举人,依林清看这只是和上头的人比,和平民百姓相比,这秀才可也不穷,只要会钻营,养个一家老小没问题。
府试的搜子要比县试更加严格,幸亏四月份天气已经温热,不用再穿棉衣,否则林清觉得这棉絮经他们翻检,也不用再往身上穿了。
天气渐热,林三牛担心带的食物变质,给林清准备了没有放什么调料的大饼,只作充饥之用。
其实更多的人是不带干粮进去的,府试的时候可以给里面的差役半两银子买两个包子并一碗热汤喝,也能混个温饱。但是说到底,林家还是穷,万事能省则省,所以此刻也只能眼睁睁得看着搜子徒手掰大饼,心里膈应的慌。
这次林清拿到的天字八号,算是比较好的一个号数,离那些被提坐堂号的学子非常近,可能是为了形象工程,天字号的号舍也修建的更加牢固整齐些。
提坐堂号的学子是每个县的前五名,到时候如果提前交卷的话,有可能得到知府大人的当场审批,若是运气好,得到知府大人的赏识,当即就可以过府试。况且能和知府大人同堂而坐,对于这些试子而言,也是莫大的荣幸。可惜林清上次县试的名次是一十五名,没有这个资格。
林清照旧按照自己的习惯先将两块木板各自擦洗了一遍,铺上干净的白布,摆上毛笔和砚台,等候放卷。
等将卷子拿到手的时候,林清忍不住瞳孔一缩——竟是和郑光说的一般无二,第一场就是三道四书题,比他预估的还要多上一道,若是所有的都要从头做起,时间非常的紧!
可是等浏览完三道题目,林清简直为自己的好运而欢呼,三道题中他居然之前复习的时候押中了一道!就在昨天还自己给自己出题,写完后修改了一遍。
趁着脑中记忆还鲜明,林清先把这题的答案默写下来,仔细检查了一遍无误后,就誊写在了答题卷上,前后不过只花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完成了一道大题,心情不可谓不好。
一个上午,林清就做完了两道题,中午就着热水不去思考这个大饼是怎么被捏碎的,囫囵图个肚饱,然后闭目养神了一刻钟,才开始做第三道题。
最后一题只有四个字:与仁达巷。
这是什么意思?从来没有读到过这句话啊!林清盯着这四个字,脑中却是一片空白,脸也开始微微涨红,脑门冒汗。
别紧张,一紧张就会引起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心血管活动加剧,不利于冷静地思考问题,也不利于眼前的情况。
林清尝试着安抚自己,然后从这四个字中找出一些头绪。
四书的字句林清自问如今已经是倒背如流,可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有这四个字,但是看着又觉得有点眼熟,到底是出自哪里呢?忽然,林清记起来之前周文彬和他讲过,有些考官喜欢考截搭题,就是取四书中两个不相干的句子拼在一起。但是因为这样做考得太偏,初级的县试、府试、院试不太会考这样的题目,反而在乡试中屡屡出现,所以周文彬也没有多讲,毕竟他自己也是因为在备考乡试才对这样的题型有所涉猎。
顺着截搭题这个思路,林清终于抓住了头绪!
此处应该是出自《论语子罕第九》,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和下一篇的达巷党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
第一句话的意思是孔子很少会去谈论利益,命运和仁义。第二句话的意思是达巷这个地方的人都说孔子特别伟大,不凭借自己的学识渊博而成名。
找到了出处,可是林清觉得这四个字拼凑在一起仍旧没有什么可写的!与仁,达巷,能说出什么圣人之言?!
可是八股文就是如此,你就算觉得写无可写,论无可论,但是仍旧要硬着头皮去破题,去承题,还要破的巧妙,破的有想法,写的又妙笔生花,这才算是一篇好文章!所以别一味的说八股文禁锢了人的思维,既然能八股取士,自然也有它的精妙之处。不能熟读四书,就连出处也找不到,会死读书的,也答不好这个题,光靠歌功颂德,阿谀奉承,也成不了大才。
总而言之,非能人不足以驾驭此类文章啊!
林清想了将近半个时辰,才将破题点定在:仁未易明,而巷以达称者可记矣。(注1:引自八股文试题)
长舒了一口气,有了方向之后,林清方才开始动笔打草稿,等终于将整篇文章都做好誊写完,又检查了自己填写的姓名、籍贯、三代履历,确认无误后才发现天也近黑,马上就要开始收卷了。
等林清走出府衙时,感觉自己整个人都是飘着的,耳边不时传来众学子的讨论声,好几人都在惊呼最后一题的出处,看来不少人都没想到这次的考试模式是这样的,还出了截搭题,打了大家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令众人更加没有想到的是,知府大人好像玩截搭题玩上了瘾,第二天的经义题,虽然只有两道,但居然全是截搭题!
这次林清虽然摸准了截搭题的套路,很快就领会其含义,但是想要破题却是变得无比艰难,两道题整整做了一天,一直到官差击鼓,示意考试终止才堪堪停住笔写完。离开林清几个考棚的一学子,官差来收卷子了还在写,官差可不会给你更多的时间,直接将卷子抢了过去继续收下一个考棚的试卷。
那名学子被收走试卷后,崩溃大哭,堂堂七尺男儿,此刻却哭的比三岁孩童还伤心!让林清听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金榜题名时。可是更多的人只经受了十年寒窗的苦,没盼到金榜题名时的喜悦。
考到第三天的时候,所有学子都已是面无人色,哀嚎一片,有些心理承受能力差的考生,甚至第三场就没有来参加,直接逃避面对。
最后一场却是让人意想不到的简单,以劝农桑为题赋诗一首,要求五言六韵。林清生于农家,长于农家,对农家生活再是清楚不过。林清的诗赋一向被荀夫子称为不开窍、无灵气,今天却是感觉笔随心动,难得来了一回灵感,整篇诗赋一蹴而就,删删改改也不过一个时辰未到,就将卷子答完了。
可能诗赋确实简单,很快就有学子开始陆陆续续的交卷,林清也跟在后面交了卷,收拾好考篮,这才伸了个懒腰准备回去。
林清迈出了府衙的大门就开始四处找林三牛,可是却发现居然没找到他的身影!
这可太奇怪了!这几天林三牛每天都是和林清同进同出,生怕他在这里考试出一点意外,府城他也人生地不熟,一心只等林清考完试回去。林清劝过他在客栈等,但林三牛不乐意,情愿在府衙门口和别人东拉西扯谈些关于科举考试的事情,然后一直等到林清考完试出来,天天如此。
可为何独独今天却是不见踪影?林清心头不由产生了一丝不好的预感,快步往前走了几步,依旧没有看到林三牛,正准备去附近的大街小巷找一找,却听到了林三牛熟悉的声音:“狗子,爹在这儿呢!”
声音有些低,但是林清还是一下子就听出来了,转过身立即朝声源的地方跑去,却看见林三牛用袖子遮着脸对林清道:“狗子考完了吧?咱赶紧回去!”
“爹,你这是怎么了?!”林清原本瞥到林三牛嘴角边的淤青还以为自己看花了眼,扯下他的袖子才发现竟是整张脸都被打的青一块紫一块的,眼眶周围尤其严重,被打的高高肿起!
“爹,爹, 你冷静一下, 先听我说!”林清被林三牛抓的手都有些痛了, 离开了人群老远见林三牛还在念叨着“中了,中了”,有些担心他魔怔了,连忙拦住了他。
林三牛的双眼都微微有些充血了,整个人处于一个非常亢奋的状态,相比于林清的淡定, 仿佛他才是那个过了县试的人。
“爹,我这次只是过了县试,接下来还要去考府试,若是府试过了我才能获得一个童生的名头,如果府试过不了,这个县试就算过了也代表不了什么的。”林清非常认真的对林三牛道,要知道这县试不过是科举之路上,万里长征第一步, 想要考下去,考出个名堂来,后面还有的熬呢!
林三牛听了林清的话,原本被喜悦冲刷的有点失去的理智又慢慢回归,心里微微感觉到有些不好意思, 竟是在儿子面前这么失态。但是这次有这么多人去考试, 自家儿子能中, 说明当时荀夫子说的话一点都没有假,也说明自己这么多年的坚持也没有白费!
谁能知道这两年林三牛心中的忐忑呢?原本说的好好地读个两三年书就送林清去镇上做活,谁知道因为荀夫子的一番话而拼了命地送林清去考科举,村里人若有似无的嘲笑,张氏日里夜里的担忧,自己心中的惴惴不安,在得知林清中了的那一刻,都放了下来!
因为家贫,因为背负了太多的东西,所以林三牛甚至不敢去想如果林清在科举之途上一事无成,那他又该如何?现如今,虽然只是过了区区一场县试,但无疑是给林三牛打了一剂强心针,心中的激荡自是无法言喻!
待稍微冷静下后,林三牛的眉头又不禁皱了起来,此番要去府试,可是得去平阳府,离林家村不近,坐马车也得三四天才能赶到,这一路上的吃穿用度,到了那边也得打尖住店,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而这几年林清虽然自己有抄书也有做店铺伙计,但是相对读书的开销还是杯水车薪,光是给他凑齐整套科举用书,他们家就花了整整二十五两银子之巨!现如今他和张氏的存银不过六七两,难道又要向公中伸手吗?可当时,可是说过以后二狗子读书的费用都由自己房里负担的啊!
林清眼看着林三牛因为自己的一番话,从兴奋到平静又到失落,脑中稍微一转,就知道林三牛在担心什么:“爹,我上次忘记和你说了,二哥前几日和我一起做了一个盆景,然后……”
林清将自己和林二娃合伙做盆景的事情一五一十的和林三牛说了一遍,并且告诉林三牛自己身上如今有二十两傍身,此次去考府试绰绰有余了。
林三牛听完简直是有些目瞪口呆,看着林清都说不出话来。二十两银子啊!自己干一年还没这个数,儿子动动脑子,给二娃想个招儿,就把银子轻轻松松挣出来了!!
他不知道是自家儿子读了书才聪明,知道这么多东西,还是原本就天赋异禀,能人所不能。惊了半天也找不到词汇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重重地拍了拍林清的肩膀:“狗子啊,爹这辈子有你这么个儿子,值了!真值了!”
林清呲牙咧嘴地揉了揉自己的瘦弱小肩膀——最近这肩膀有毒,大家都喜欢拍!
府试是今年四月下旬在平阳府举行,平阳府辖六县,每个县都有五十名过了县试的学子前往平阳府考府试。如今已是三月下旬,不过一个月又要开始府试,所以林清复习备考的时间还是非常的紧张的。
若说县试只是对基础人才进行筛选,那么府试就是优胜者里面选拔尖的,最终将会从三百名学子里面再选五十名出来,若是过了,那便能成为童生,虽然童生并非官府所承认的士大夫阶层,但是在贫名百姓眼中仍旧有十分的威望,是真正的读书人。
林家从没有人出远门到过府城,对那边的情形也是一无所知,担心又会出现和县试一般的情况,县衙礼房附近的客栈全都爆满,故而林三牛决定早日启程,带着林清先行一步到平阳府探探路。
同和镇上有车行往返于平阳府,只要缴纳一人半两银子的路费,就可以带人上路。林三牛给管事的交了一两银子的路费后,父子两人得了个不算宽敞的位置,摇摇晃晃地往府城赶去。
林清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在古代“晕车”!一路上坐着这个马车可是吃尽了苦头,马车速度要比驴车快上不少,以往只要林清在驴车上,林三牛都是特意放慢了速度,而且也不过一个时辰就能到林家村。可谁知道这个马车避震效果那么差,古代的官道也不像现代的高速公路那么平坦,几次颠的他差点头撞上车厢顶上,好几次只要一停车整顿,林清就抱着树干大吐特吐,让林三牛焦心不已。
其实当下的马车也有减震系统,比如利用伏兔和当兔减震,用皮革包裹车轮等等,但是那都属于高端马车才会考虑的问题。像林清所坐的这种给贫民使用的马车,避震什么的,不存在的。
“如果以后有了钱,一定,一定,要定制一辆有橡胶车轮的马车!我发誓!”林清一边吐,一边在心中疯狂地吐槽着!
等林清三天后终于踏上平阳府的地面时,甚至感觉到整个脑袋都还是晕的,脚底也是飘的,在城门脚下歇息了好久才缓过神来。
抬眼望去,眼前是高大的城墙,城门口有数列官兵镇守,想要入城者都要接受盘查。林清此番前行也是得了县衙门的路引,才能到府城来,否则没有路引就会被视为流民,一旦被官兵发现,就会投入大牢。
林清父子乖乖地站在人群后面开始排队,正感到有些百无聊赖的时候,突然林清感觉到自己的肩膀再次一沉,原本脚步就虚浮,这一掌下去直接将林清拍的冲撞到了前面的人背上。
“见谅,见谅!”看到前面的人怒目而视林清,林清连忙连连作揖,人家看林清只是一介小童,而且还穿着儒衫背着书箱,知道十有八九这是要来府城考试的读书人,遂也只是冷哼了一声,不去搭理林清。
林清这才扭头回去,想看看到底是谁这么和他肩膀过不去,却和那人一起惊呼出声:“你是那个十七号!”
对面的人赫然是那个黄字十七号,也就是坐在林清对面的那个县案首!
郑光就说站在他前面的这个小少年看着背影这么眼熟呢!原来就是坐在他对面那个死爱干净的小子!
“呦呵,看来你也过了啊!我叫郑光,你叫什么名字?”郑光想想自己也是连考了三次才考中了一个县案首,这小子才这么点大就过了县试,倒让一向自视甚高的郑光有些刮目相看。
“我叫林清,林家村人,这是我父亲。”林清忽略掉肩膀上的疼痛,礼貌地给郑光介绍了一下自己的名字和林三牛后,就准备转过身去继续安静等待。
谁知这个郑光却是一个自来熟,絮絮叨叨地和林清攀谈了起来:“诶,你知道吗?这次府试估计要比往年还要难上一些,听说要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题,第二场考经义,第三场试帖诗。你有没有把握?”
林清听完一愣,之前周文彬和荀夫子都和他说,府试考三场,但是基本上和县试的头三场差不多,没想到这郑光却言之凿凿地说今年考的不一样!
见林清眼神明显带着些不信,郑光不满了:“嗨!我是看你顺眼才告诉你小子的,不怕告诉你,我大伯可是领礼部郎中之职的!”说到他大伯官职的时候,郑光的声音有些低了下去。
郑光今年一十七岁,正是有些中二叛逆的时候,脑子非常聪明,家中也是官宦世家,除了他拿出来炫的大伯,甚至他父亲也是朝中四品官员,外祖父更是曾经官拜太子太傅一职。他是他们长房一脉的长子嫡孙,请了不少有名望的先生到府中专门教导他学习,可惜偏偏正事不干,在京城的时候拉着一伙勋贵家的纨绔子弟整日里斗鸡走狗,气得他父亲将他赶到河西镇老家,闭门思过,不考上秀才就不让他回京!
前面几次郑光还不当回事,到了河西镇更好,凭着他的家世都能在河西镇横着走,故而也没把考功名的事情放在心上,连考三年,年年落第,京中除了每月里按时送来月例,更是对他不闻不问,这才心里着急了起来,这次暗下决心一定要把秀才功名给纳入囊中,回去给那老头看看,没有老子照着,他郑光依旧是条好汉!
林清心道,难怪这人和周围人气质上感觉格格不入,说他豪爽洒脱,但是隐隐中又带着矜贵;说他不拘小节,全身上下却又无一不精巧雅致,就连长袍上的一枚玉坠,也是通体洁白莹润,一看就不是凡物。若是家中有所依仗,京中有靠山,那倒是也说得通为何他如此了解今年府试的考题模式,毕竟朝中有人好办事啊!
林三牛知道自己插不上话,便默默地帮着看前面的队伍,而林清此刻已经是陷入了沉思。
原本准备的是第一场经义、策论各考其一,后面是试帖诗以及时政内容,现在完全抛弃了律法时政板块,几乎全考四书五经上的东西,看来这个知府大人更看重圣人之言啊!
这就是科举考试不确定性多的缘故,很多时候考官出题全凭个人喜好或者是其突发奇想,虽然朝廷给出了大概框架,但是却仍有很多空间可以给考官自由发挥。甚至有些人会研究主考官的文风、生平、喜好,来一个投其所好,这样被取中的概率要比同等水平的试子多的多。
那如果这样安排考试,四书题部分至少两题,经义两道,试帖诗也得有两首,这样才能凑满三天的考题量,而这些东西恰恰都是林清不那么擅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