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第 48 章

苏凌云继续说道:“律法严苛也好,宽松也罢。历史上每一次律法改革,无不是血流成河。莫说是一个小小的秀才举人,便是尚书阁老也填了不少命进去。

这种题目原本就不是为了让你畅所欲言,给律法挑毛病的。什么事情能说,什么事情碰都不能碰,你心里要有数,别让人当了枪使。”

苏宇闻言,被批评的低下头去。上辈子他只活了二十七岁,却和律法打交道了十年,不知道背了多少法律条文。

说实话,这辈子看到那种漏洞百出的法律条文的时候,他都浑身难受,背都背不下去。但是乡试要靠律法了,没办法,只能强迫自己背下去。

每次背的时候,心里不由自主的就会回想起前世老师的教导,那些因为律法不全引起的憾事,心里就更难受了。

所以虽然苏宇上辈子是学了半辈子法律的,这辈子苏宇的律法反而不是很好。

这次也是一不留神就写了很多,实在是心里对于这方面积压了很多话,也没法对其他人倾诉,所以写文章的时候难免就带了一些出来。

见苏宇低下头去,苏凌云也没有心软。他素来知道苏宇的想法很新奇,很新颖,让人眼前一亮。

但是新奇,新颖是有限度的,过了那条线就是不容于世的异端了,害人害己。

继续翻开第三篇文章,苏凌云毫不留情的指出苏宇的错误:“固然,传统守旧的思想,以及家法大于国法的现象屡屡发生,但是以孝治国是朝廷推行的根本国策,不可有一丝一毫的动摇。

你说父母不一定都是对的,孩子也不一定都是错的。这很对,一点儿都没错。但是写在这篇策论里面就是打错特错!“

苏凌云皱着眉头,一字一句的给苏凌云指出了这三篇策论里面那些“大逆不道”的词句,说的苏宇羞愧不已。

他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彻底忘记了现代的生活规则,已经彻底融入了这个时代,接受了古代的思想,但是却忘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那些融入骨血的观念是根深蒂固难以拔除的。

夜色渐深,苏凌云说的口干舌燥,端起茶栈喝了一口茶,才发现茶水已经冰凉。今日这些话不宜外传,苏凌云在屋里连个小厮都没留,全赶了出去,所以旁边也没个端茶倒水的人。

苏凌云放下茶盏,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不管你这些观点都是怎么想出来的,现在就把他们彻底忘掉!若是你在科场上写了这些乱七八糟的,那一旦被人拿出来做文章,谁也救不了你。”

苏宇起身恭恭敬敬的应下:“是,徒儿知道了。多谢师父的指点,徒儿一定谨记于心,不敢有丝毫的忘却!”

苏凌云轻轻的摩梭着手上的板纸,继续开口说道:“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你这两年在府里也读了不少书。

你的水平我心里清楚,要是不求名次的话,考个举人还是比较稳当的,考上进士绝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