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如钩。
房中一盏油灯似星,照着倚靠在炕头上的姑娘。
炕边半蹲着个蓬头垢面的男人,男人身边是满满一桶才从井里吊上来的井水。
男人用粗瓷碗正舀了一碗水,要喂姑娘喝下。他本着当下的智商高点,已是尽量的稳了手,那一碗水却依然劈头盖脸而下,浇的陶蓁湿透。
沁凉的井水击退了濒临绝境的昏沉,陶蓁灵台倏地有所醒转,忙道:“快泼,连续泼。”
一碗碗水迎面而来,完全击退了夜的暑气。在陶蓁的双臂能抬起来时,她终于松了口气。
看来王氏同朱二郎给酒中下的不是毒,更像是迷药。她喝下的少,便未能将她一下子迷倒。
正待此时,“咚咚”几声,幽寂的院门忽然被拍响。
她倏地坐起身,先将手指竖在唇间,示意他噤声。
拍门声还在继续,她急切想着来者是谁。
一定不是朱二郎本人,他一个外男便是夜间前来,绝不敢这般光明正大的拍门。
或许是王氏,想要来看看她到底在不在家中,以此来比对在谷田里装神弄鬼的是不是她。
又或许是……
“阿姐,阿姐……”门外传来声声孩童哭泣,继而是黄大娘的呼喊:“蓁姐儿,你回来了没?蓁姐儿……”
她长长吁了一口气。
-
卧房外的檐下,哭包陶小满已止了啼哭,还略有哽咽,正蹲在傻叫花身边问他:“你阿娘怎么了?”
傻叫花:“嘎嘎嘎嘎嘎嘎……”
陶小满表示听不懂,跨进门里,挨去炕边仰着脑袋瓜问陶蓁:“你家宝宝嗓子怎么啦?”
陶蓁点一点他的眉间,道:“大人说话,你外头玩去。”
平日若这般,小满定然要不开心的拉下脸,此时却兴高采烈的又出去,继续去寻他的新玩伴。
陶蓁继续同黄大娘道:“……我满月时家门口来了个算命和尚,说我将满二十时有一劫。今儿我去庙里求问,主持给了个破解法子,要救一个落魄之人,就能抵消这劫难。难怪我今儿好好走着忽然不能动弹,待见了他,才渐渐好一些……”
她此时已换上了湿衣裳,能活动自如,只还有些疲乏,语气柔弱了不少,颇有些佐证她遭遇“命中一劫”之意。
黄大娘蹙了眉,先往外头撇去一眼。
刚进来时,她就被外头那个头上顶了满头草的汉子吓了好大一跳。听闻是这么回事,她终于放下心,悄声同陶蓁道:“不是大娘要阻你行善,只你未嫁女娃收留个汉子,便这汉子再落魄可怜,传出去都对你名声不好。你本就急着要出嫁,万一剩下的这两个月真有人上门提亲,却听闻了你这一桩事……听大娘的,你让他吃饱穿暖,看他身上有什么伤再给治一治,就悄悄放他走,其实也算是行善。上天有好生之德,定然明白你的苦衷。”
陶蓁便微微点头,再不言语。
黄大娘又叮嘱她夜里多加小心,起身要走。陶蓁便同她道:“大娘回去的路上,烦请去我大伯家传声话,便说我病了,若他家中有多的伤寒药,送过来些。”
黄大娘忙去探她额头,并觉不出发热。可才淋了水,提前用些药也算稳妥,“你大伯在外做活回不来,你大伯娘又是个只进不出的貔貅,想让她送汤药给你,怕等死都不一定能等来。不若大娘去唤了村医……”
陶蓁摇摇头,“大娘放心,她会的。”若王氏今晚不来,说明那朱二郎并未进村。若出现,定然是为朱二郎打前站了。
黄大娘见她语气笃定,只得依了她的话,抬脚出了卧房,往蹲在檐下的傻叫花处望去好几眼,才出了陶家门。
-
远处几声犬吠,显得夜越加寂静。
一个身段敦实的妇人蹲在十字路口,仓促的烧着纸钱,嘴里念念有词:“冤有头债有主,谁害了你你就去寻谁,再莫来寻我。”
待将纸钱烧罢,她又提起搁在藤筐里的酒瓶,往灰烬里淋上一圈酒。
黑烟盘旋,她正要磕几个头,“哒”的一声轻响,一只手拍在了她的肩头。
“啊……”她嘶喊一声,身子咚的往后倒去。这回脑袋没事,只觉掌心瞬间火辣辣的疼。
“他婶儿,这不年不节的,你给谁烧纸?”黄大娘问。
王氏看清楚来人,再看清楚她身后只有一个影子而非两个,这才长长松了一口气,顾不得掌心的伤,连忙掩饰:“无甚无甚,家中多了纸钱无处放,干脆烧了好。”
黄大娘因着陶蓁的缘故,本就与王氏无甚来往,闻言并不多问,只淡淡道:“有这胡乱烧纸的时间,你不若去看看你那侄女儿。蓁姐儿病的起不来,你家中若有多的伤寒药,与其为了腾地方胡乱烧掉,不如送过去给她。”
王氏胡乱应下,拎着藤筐就往回走。
待进了自家门,关好院门,进了堂屋,见朱二郎还像尊大佛一般捧着碗吃茶,刚来的时候是什么样,现下依然是什么样,不禁又多了怨气,垮着脸问:“你那婆姨到底怎么死的?你夜里离开时,顺便把她带走,谁害了她让她去找谁,莫来祸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