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韩滉的功劳远远高于他当宰相时,不但解决了海贸。内乱时相当于户部,要是没有他,不少地方的官员连月薪也发不起。大力支持招募新兵,对平定内乱功劳甚大,是唯一一个不打仗,被封为郡王之人。加上李晟,也不过才封两个郡王。
“舒郡王妃勿需多礼,”韩滉打趣:
“听说你们还未成婚,我已辞去海贸官职,这次回京准备讨杯喜酒喝。”
小莲脸色一红,已为人妇的韩欣走到她身边:
“小莲姐,小郡主还真有几分像洛阳郡王,特别是气质。”
“她这哪是气质,”小莲找到台阶下,苦笑道:
“刚才碰到颧州的军情兵,被李青一说,她非要拦住人家久问。我不许,在马上生闷气。”
韩欣正要开口,已到小莲后面的何庭芳扑到小莲怀里:
“五娘,我没有生闷气。刚才那个军情兵说了,爹爹已收复颧州,并活捉了那什么禅师,我这是在为爹爹高兴呢!”
“好聪明的孩子,”韩欣简直有些不敢相信,韩滉也十分惊讶,叹声说:
“洛阳郡王打胜仗不稀奇,真想不到,这么小就如此聪明。假以时日,定能继承洛阳郡王所学。”
何庭芳听的夸奖太多,早就已经习惯,没理会韩滉。很有兴趣看向韩欣怀里的小男孩,从小口袋里取出两颗果脯递过去:
“小弟弟叫什么名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这是紫梅干,吃了很开胃,你尝尝。”
小男孩看了韩欣一眼,见母亲点头,一把接过紫梅干:
“多谢姐姐,我叫杨嗣。”
杨嗣长得十分清秀,看起来要比何庭芳小,让何庭芳爱心泛滥:
“你穿这么多,看起来没什么精神,是不是感冒了?要不要去太医署看看?那些
太医医术很高,吃几副药就没事了。”
还真被何庭芳说中,杨嗣一家人一直在南方生活,来到长安西北之地一时不习惯,在途中感冒,吃了些药已无大碍。
在韩滉旁边一个壮年男子朝小莲一礼:“杨於陵见过一品贵人。”
“杨先生不必多礼,”小莲见此人长得虽一般,举止十分有度。只听他叫自己一品贵人,而不叫舒郡王妃,知道是个严谨之人。回过礼后对韩欣说:
“妹妹,你们到我明镜庄坐坐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