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
在一条还算宽套的道路上,二千兵马,像是个庞大的商队,战马拖着一车车沉重的粮草,顶着烈日前进。
在兵马前方的是几个官将,郑大人擦了把脸朝后面看去。见后面满是尘埃,虽看不到多远,心里松了口气:
“再过一天就能赶到灵州,想来那些反贼应该追不上我们。大家都累了,就在这里歇息一会。”
几天的奔跑,大家的确是累了,一个个就地坐下,取出些生米面啃食起来。
孟将军来到郑大人身边,灌了几大口水问:
“郑大人,我总觉得有些奇怪,对方不可能不知道我们从哪里撤退。他们要是派骑兵,定能追上我们,为何没这样做?”
他们从板桥县已跑了三天,这三天来他们大道不敢走,连生火做饭也不敢,生怕后面的敌军追来。郑大人也想过这个问题,说出自己的看法:
“可能他们后面有我们的军队,洛阳郡王非是普通人可比,定已猜到他们想来我朔方。说不定洛阳郡王就在后面,他们自身难保,哪顾得上追击我们。”
这话大家都爱听,一个年青文官问:
“这么说我灵州不会遭到攻击了?”
郑大人点点头正要回话,突然从后面传来一阵令人惊惧的声音:
“后面有大批敌军追来了,大家快逃。”
声音传来,此时所有人的反应都很快,只呆了片刻,根本不用招呼,官将全朝自己的马跑去。许多士兵就惨了,他们的马大半用来拉粮草,就算不拉那些东西,他们也不可能一人一骑。一个个士兵紧紧跟在板车后面拼命追。一时倒是有些人跑得比板车快,但没过一会就落了下风。
孟将军回头看向郑大人,将马速放慢,气急败坏问:
“你不是说洛阳郡王领兵在后面吗?他们怎么敢追来?”
郑大人毕竟只是文官,骑术比这些将领差上不少,哪有时间回他的话。一门心思用在马上,将马屁股拍得啪啪直响。
后面的步兵比马上的郑大人更急,根本不敢回头看,一个个还在慌忙逃窜,后面喊声传来:
“大家不要慌,我们是长安那边的唐兵,是来朔方支援你们的。”
声音是用喇叭喊的,有不少人听到了。一些胆子大的人朝后面看去,见离得最近的一些骑兵,果真穿着大唐的军服
。一个实在跑不动的老兵停下来,见后面的骑兵不但全穿着大唐军服,军旗也是大唐的,惊喜大喊:
“大家都停下,他们是我大唐的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