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京畿
朱泚在凤翔府一战后,精神受到严重打击,看起来像是快步入老年之人。他两眼深陷、颊骨突起,额头上生出许多皱纹。就算不脱下帽子,也能看见他两鬓角的白发。
好在来到岐州还有家人陪,朱泚暂时没送家人去土蕃,几个月前将她们送到岐州来。现在他与冷落许久的皇后冯氏在一起,还有冯氏为他生的女儿朱孜圆、下属岳父冯文范在一个亭子里,看着面前的一园花树有些发呆。
冯氏不愧是将门之女,见朱泚又开始犯病,好言相劝:
“陛下,我们还有十几万将士,定能攻下朔方。到时候进退皆可,并未走上绝路。”
朱泚回过神来摇头苦笑,这些天他想得太多。将一盘好棋下成这种局面,几乎全是由一个人造成。现在这个人就在他的京城,对他虎视眈眈,他却没任何方法。
“李晟攻汾州,已兵临隰城。李正己虽出兵,却只在岁县,不与刘延威兵合一处,只怕李正己也靠不住了。唉!汾州已经好些天没有消息,也不知那两州到底如何?”
冯文范的确很有本事,追杀李豫到檀州后,只剩下几千人马。来到岐州,两年时
间,硬是被他训练出三万多兵力。他不但兵力补充得快,粮草等也并不缺少。他只恨离朱泚太远,没能在对方身边时时提醒,才会变成今日这种局面。
朱泚投靠土蕃的事冯文范已经知道,投土蕃他并不反对,但必须要解决问题。现在非但没能解决问题,反而越来越严重。他并不怨土蕃,毕竟对方也损失那么多人。看了眼这个不争气的伪皇帝,将目光转到外孙儿身上。
“熙儿,带着你哥嫂和孜圆她们走吧!”
冯氏听得一呆,已经七岁的朱孜圆颇为懂事,抓住冯文范的手:
“我们不离开外公,岐州很好,我们哪里也不去。”
“爹爹为何要让我们走?”冯氏刚问出话,恍然明白过来:
“要走大家一起走,不走大不了一死而已。要是让我们在异国它乡一辈子,还不如死在故土。”
朱泚心里虽有些绝望,但很不想听冯文范这种话,宁可对方说些话来欺骗他。
“冯老为何如此说?尚息东赞也说了,我们并未输。要是将兵力全部集中起来,就算不能攻下朔方,平安到达土蕃毫无问题。”
朱泚来到岐州时已是万念俱灰,他远不如尚息东赞。土蕃十万大军雄心勃勃来到
大唐,半年不到只剩下六千人。尚息东赞不敢倒下,一边派人去向土蕃高层说明,一边鼓动朱泚,将所有兵力集中起来。就算得不到京畿七州,得到朔方也能减轻些罪。
这些事情现在的朱泚哪知道,还以为对方一门心思为他。尚息东赞的想法瞒不过冯文范,冯文范没心思说那些,抱朱孜圆坐下:
“若是正常情况,李晟绝对攻不下刘李两支守城军。虽然李正己在岁县,李晟绝不敢攻隰城。李正己此人我了解,他可能对你有些忠心,但更多的是商人品质、唯利可图。我不担心刘廷威,只担心他会投唐,九万大军化为乌有。”
朱泚被冯文范的猜想惊呆,他现在最大的筹码就是汾石二州九万兵力。要是那些兵化为乌有,他全加起来,不过只有五万几千人。加上从凤翔府逃出来的两家兵将,全算上多出一万。这点兵恐怕只够逃走用。正在发呆,尚息东赞走来。
尚息东赞的脸色不比朱泚好看,这里虽不是土蕃的地盘,大半军事都由尚息东赞和冯文范处理。他没在岐州城呆,去了前线打听消息。朱泚见他的脸色就知道有问题,颤声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