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到李正己发呆了,他也不想这么拼。张伯清还未回去,他已经接到长安那边的
消息,秦蕃大军被何浩然围在凤翔。
这个消息将他们的筹码打掉大半,谁都知道,何浩然从不打没把握的仗。发兵围城,说明已经有制敌之策。刘延威听到消息后,赶忙又派张伯清跑腿,还派了自己的儿子李忠去。他相信哪怕说翻脸,李晟也不会留下他的儿子。
两人在李晟面前好说歹说,李晟才答应帮他儿子在何浩然面前说好话,弄个县子之类的爵当。有爵位哪怕是最低的县子,也比一般的高官要强。高官有退休甚至被打压时,爵位不一样,除非犯了很大的事,一般不会被除掉。
爵位比高官更难当,现在的卢杞也只是个县子。除继承外,要立很大的功劳才有可能得到。何浩然一家那种很难复制,连亲卫下人都当了侯爷,如果是其他人的亲卫下人,很难得到如此封赏,这也是一些人不满他的原因之一。
李晟有个条件,让李正己真正做一件里应外合之事。为了儿子的前程,他不得不出来冒些险。
刘延威说得有些道理,这种事别人又不方便替李正己说,挖空心思想到一个说词:
“我算是看出来了,刘大帅,你是不相信我们?”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nbsp; 刘延威差点被李正己的话雷倒,都这样子了,就是傻瓜也看得出来。李正己不好别人替他说,高高在上的人不存在,汤京咳了几声说:
“李大帅,不是不相信你们,在这非常时期,小心些总是没错。你信上说的事,我们非常担心,想到一个办法。大帅说得不错,我们在这里和李晟拼,要什么时候才能见分晓?就算与他决战,到最后还能剩下多少人?还不如由我们在这里拖住李晟,你的平卢军去救皇上,两不耽搁。”
城墙下的人关注着上面的重弩,还好,只有一些士兵守在旁边,暂时没有架弩的意思。对方说得不错,李正己还未想到如何应对,一同上来的张伯清说:
“你们这样对待友军,大帅也被气糊涂了。我们除要替汾州解决麻烦外,还有两件重要之事。你们说错了,就算我们这三万兵马去凤翔,此时凤翔被围,也难冲进去,更别说攻破长安了。要是能得到李晟那几千神甲,我们的实力将会大增。那东西谁穿上都是神甲兵,我威武军的战斗力绝不在何浩然军队之下。
第二件事更重要,何浩然是李晟的女婿,要是将李晟捉住,可以用他来解凤翔之围。何浩然对他几个夫人怎么样我就不说了,你们觉得,用李晟能不能解除凤翔之围?”
张伯清办事不利,李正己对张伯清有些不满。对方这番话,将李正己的不满完全
打消。找的借口太好了,他再想一天怕也难想出来,决定趁热打铁:
“本来这些事我不想在这里说的,怕被李晟听到有所防范。唉!既然伯清都说出来了,你们现在还要我领兵去凤翔吗?”
刘延威更加为难,让李正己离开,是他想的最好借口,没想到如此就被对方破掉。放人进来他实在不放心,又没坐实对方已经投降大唐?正在为难之际,他的军师又出来助战:
“李大帅说得对,是我们没考虑周到。我想问问,李大帅准备如何对付李晟?”
这个李正己有草稿,正要开口,被张伯清打住:
“大帅算了,我们走吧!我从未没听说过友军来了,有如此对待的道理。也没听说过当着数万大军,一方在城楼上高高站着,一方在城下仰头对答,要求说出如此重要的军事机密。他们分明是不相信我们,我们走吧!实在不行,我们自己去救皇上。”
以退为进之法李正己当然知道,一想此法非常高明,怒哼一声,对刘延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