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实现的条件
好话人人爱听,七像李晟这样的身份,说出如此好听的话,让张伯清非常受用。脸上带着几分笑意,端起杯子喝了口冒着热气的茶,也捡了句好听的话:
“唐国公才是真正的英雄人物,守边地几十年,令蕃军闻风丧胆。特别是在定秦堡一役,更是令世人莫敢不服。我们三万兵马来此也是情非得已,刘大帅连番求援,甚至拿出皇上来威胁。若是不从,只会落下不忠不义的罪名。”
终于说到正题,大家没想与张伯清再虚伪,李愿说:
“如今的形式张将军想来也清楚,伪秦的兵马只剩下十几万,除京畿几万主力,剩下的就是你们和刘延威、冯文范。京畿虽有蕃军相助,浩然在那里有近十万大军,消灭朱泚和土蕃的联合军绝非难事。就算我们灭不了你们和刘延威,一旦京畿主力被灭,浩然第一件事就是打通去河北的路,到时你平卢军何去何从?”
这些话张伯清就不太爽了,对方说的虽是事实,他没有认可:
“少将军将朔方忘了,如今土蕃在渭州一带聚集重兵,想来已经开始攻城了。一旦朔方被破,他们便可进兵长安。何浩然再不得了,我们和土蕃在京畿有十几万兵力,怎么也能
撑到土蕃的援军前来。”
张伯清绝不是为自己而来,李晟已经肯定他来是代表李正己。辩白这些,不过是为李正己多增加些筹码。
“土蕃虽想攻打朔方,有西州、陇右的兵力支持,你们怕是等不到援军了。张将军,你可以去劝劝李大帅,现在投诚和以后不一样。现在归顺过来,保留官职应该没问题。要是走投无路时归顺,最多只能免其罪。”
见李晟将话挑明,张伯清说出来的目的:
“前方的战事并非你们想的那么不堪,那些我们暂时不谈。不瞒唐国公,我正是受大帅之托,来问问你。若是答应大帅三个条件,我们不但归顺大唐,还会与你们一道攻击刘延威,收复汾州。”
众将惊喜万分,这次出兵是他们自己的意思,但已经通知过卫州。现在无论谁私自出兵去攻打反贼,非但不会治罪,还会另加功劳,当然前提是要打赢。若是打输了,很有可能会被降职。
李晟知道何浩然现在抽不开身,为了帮女婿打通长安去河北的通道,才冒险出兵。他们要是能收得汾州,劝降石州,前方只虽对付韩镇东的一万余兵马,即可轻松打通大道。不说其它,这个功劳比打退几次敌军要大得多。
谁也没资格发话,只好看向李晟。李晟说得很老实:
“是什么条件说来听听,先说好,我只能答应一般在朝廷已认可的条件,超出这个范畴,那就没办法了。”
“只要唐国公答应,并写书承诺,我们就投过来。”
李正己也知道李晟只有那点权力,开始想派人去卫州,被张伯清说服。张伯清一点不怕这边答应,最后大唐朝廷不答应。李晟要是答应了,何浩然绝对不可能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