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是洛阳郡王联系到蔡大人,让他与朱泚定在洛阳那边交换人质。洛阳郡王一直在关心长安的人质,定是想将其负责到底。”
王叔文非常感激何浩然,他原本被朝廷除名,带着何浩然的写来拜见李适。何浩然推荐的人,李适没舍得将对方踢去外面历验,从正七品县令升到从六品的奉议郎。他因是科考的榜眼,就连杨炎也没说半句多话。
蔡襄认识王叔文,颇为赞许说:
“王大人猜得不错,洛阳郡王派的人在长安联系到我,将交换地点定在潼关。”
卢杞难得感谢何浩然:“洛阳郡王恩义,他定在潼关,莫非又想来一次双头岭之战?”
大家见蔡襄也答不出来,一时没人敢乱猜。杨炎问蔡襄:
“蔡大人,定在潼关对朱泚有利。我还有些不太明白,我们定的那些名单,按道理来说对他们并没好处。特别是换李怀光一家人,朱泚怎么会答应换?莫非他们在潼关有什么奸
计?”
杨炎的问话关系到不少官员家人的安危,大家都没接话,盯得蔡襄脸色变白也没回话。一个中年文官想到不好的事,急声问:
“蔡大人你倒是回话啊!是不是那些名单有什么变动?”
蔡襄不敢面对这些官员,转身对没有亲人当人质的李适说:
“皇上,杨相说得不错,那些名单对朱泚不利,他不可能完全答应。臣以为反贼对李怀光有企图,连用他亲弟弟一家也不换,只答应用襄王一家来换。这是这次换人质的名单,请皇上过目。”
李适有些失望,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很想换回李怀光一家人。但也有失败的准备,知道朱泚对李怀光有企图,对方很难答应。能将襄王一家换回,他再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当着这么多人说出。
大家眼巴巴看着一个太监将名单呈给李适,看不到名单上的内容,只能看李适的脸色。发现李适的脸色很不好,卢杞的脸色也变了:
“皇上看完没有?换的都有些什么人。”
“众爱卿看吧!”李适没有说好坏。他除了关心李怀光一家,另外换谁都没意见,正如蔡襄所想,反正他没亲人在
反贼手中。
卢杞接过名单,旁边围了七个大臣。除二个大臣一脸欣喜,包括卢杞在内的六个大臣指着蔡襄:
“这就是你完成的任务,我的家人为何不在其中?”
“皇上,我要弹劾蔡襄。他以权谋私,将他的家人登上换人之列,将我们的家人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