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浩然设计的一百大钞上是李豫,五十元是孔子。下面的虽是商人,有些商人的水平并不比官员差。他们常和钱打
交道,没有元载那种污秽的想法,一个老者会错了意,站起来拍马屁:
“皇上圣明,孔圣人乃至圣先师,理应将他的画像放在第一位。”
上面的李豫张大嘴巴没哼声,双眉皱起,这个样子四周的官员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一定是他对老者的话很不满。后面赶来的卢杞反应很快,拿着一张大钞:
“我大唐的银票关孔圣人何事?要我说孔圣人的像根本不应该出现在上面,可以将他取下来。孔圣人是至圣先师,主要是教化众人,和百姓生计并不沾边。我认为上面都应该印我大唐皇帝的像,这一百元大钞,应该印上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更能显出我大唐为民生计的意义。”
老者颤巍巍退下后,大家都不敢接话了,全部朝李豫看去。此时的李豫皱眉没了,脸上带着笑意。已经会意的裴子臣附合:
“的确如卢大人所言,钱票和孔圣人根本不沾边,不益用他的画像。我们合计一下,一百用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的画像,后面用谁的?”
十几个大臣聚在一起商量,完全将何浩然敝开。此时的何浩然最懵,本来他的设计,一百用李豫,五十不好用李适的,改成孔夫子。一十上画了几个男女,全是穿着国子监统一
服饰的士子,五元上是几个男女,全是手拿农具的农民。一元是正在做工的工人,半元是商人。
他和家人想了好几天,觉得这很有代表性,最后设计出来大家都满意。没想到被几句话,将他一家人几天的设计全部推翻。
可能认为他不是这方面的天才,谁也没管他,王延绍说了几句废话:
“百元理当是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五十元必须是太宗皇帝,十元上谁的画像?”
大家白了他一眼,谁都知道前两者该上谁的,第三个就不大好弄了。唐高宗李治并不被多少人认可,其实李治安内治外并不差,对大唐人来说,最大的错误就是放纵武则天,让外姓女人做了皇帝。
一时间大家都没开口,耿直的颜真卿打破僵局:
“只有六个名额,我认为不用上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的画像。大家说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如何?”
他们的商量,几乎没管李豫。就相当于替皇帝封庙号,这是众大臣的事,哪怕皇帝再不乐意也不能参预进来。
在一边的何浩然比李适要好,李适一脸无趣,他在旁边像听书似的,争论了许久,定下:
“十元为唐中宗李显,五元为唐玄宗李隆基,一元为
李豫之父肃宗李亨。在旁边守了不少时间的李豫,得到最后一个名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