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是个诗的国度,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哪怕写不成诗的都能念几道,李豫三人的水平自不用说。封意为这首诗通俗易懂,李豫心下大喜。
“以花喻国,能臣应该说的是何浩然,莫非他真能打破盛衰分合之律,让我大唐能永久传承下去?”
所有皇帝,哪怕是开国皇帝,都不会相信自己建立的国家能永久传承下去。像这种自欺欺人的想法,怕是只有春秋时候的皇帝才有。
封意为这的首诗没有明说,那个能臣可以将一年四季变成春天,但几乎说了百分之八十,就算万一不能,至少何浩然是不可能造反的了。李豫十分激动,他心中的一个计划,终于下定决心。
他看了眼李适,朝对方点点头。此时的何浩然正沉浸在无后的悲痛中,正在想找谁来改自己的命,哪顾得上他们的动作。
李适走到他身边,拍了拍他的肩膀说:
“封道长也说过,比他相术行的还有人。我们一定会全天下寻找,找到一个可以破解此命之人。”
何浩然家的事不是秘密,有不少人知道。天天不离两个老婆,到现在都没有传出喜讯,反而天天朝佛国寺跑,这本来就不正常。所以封意为说他无后,在场三人基本上已经相信。
韦贵妃也安慰道:“太子说得是,何将军不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为此苦恼。如果实在不行,可以多娶几房。你的面相虽然是这样,但对方的面相如果是多子多孙那种,岂不就可以传宗接代
了吗?”
韦贵妃的话让三个大男人眼睛一亮,何浩然激动点头:
“对啊!一个面相无后,如果另一个是多子多孙,岂不就能扯平?多谢韦贵妃。”
何浩然朝对方行了个大礼,韦贵妃暗自苦笑,相术她也懂些,哪有那种道理,不过是安慰何浩然而已。
见他仍未解开心结,李适将他带到太子府。在那里,他犯了一个可灭九族的大罪,这个罪,一点不下于与汪婧那次。
…
可能听到李适说过何浩然的伤心事,太子妃十分体贴,将几个小孩全都赶出客厅,仅留下长子李诵在一旁待客。
李诵是个长得胖胖的小孩,十二岁就像个小大人似的,坐在一旁非常规矩,只是眼睛不时朝何浩然身上瞟。
他来过太子府多次,太子的几个孩子十分崇拜他。在没人的时候,李诵请教过他一些问题,可惜这种没人的机会不多。李诵此时的心里,很想自己的父亲母亲离开,单独
与他相处一会。
现在他哪顾得上小孩的想法,听了太子夫妇好一会的劝,一个个宫女端着热腾腾的菜肴走进来,才将他的思绪暂时打断。
四人坐上桌,旁边各有一个宫女侍候。除李涌外,包括太子妃身后的宫女也端着一壶酒。大家还未能喝上一口,从外面走来一个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