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清明粿

“好吃不?有什么地方需要改不?”

小月亮点头又摇头。

孙宝宝心中一稳,又将红豆沙的给她。

红豆沙她吃一口,脸上没什么变化,可多吃两口,眉毛便皱起来。

经过孙宝宝前几个月的一番训练,她这会儿能形容得出来,“甜够,糖多。”

她这么一说,孙宝宝琢磨几秒便懂。

小月亮的意思是甜度够,但是糖稍微有点多,红豆沙本身的甜味不够。

孙宝宝点头记下,接下来两种馅味的清明粿,她都吃得很快乐。特别是酸菜芋丝味的她吃得很欢,瞧那吃得小腿悬在椅子半空直晃悠,眼睛美眯起,嘴唇弯弯就知道她吃得特别满足。

从小月亮这里接受到意见后,又去统计了门口的意见,最终孙宝宝把豆沙的配方又稍微调整一下,调到最佳。

……

夕阳西下,一片火红的云彩铺满天空,倒映在秦公湖面上。

秦公湖中的荷叶开始发芽,水面上还未出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场景。

湖旁边坐着十多位老头,各个都装备齐整,手里拿着钓鱼竿,凳子旁放着水桶,正悠哉悠哉的在钓鱼。

“秦公湖还得六七月份来,那个时候才叫一个美!”有位老头回忆道。

旁边的老人摇摇头,“那时候天气热,只能早晚来钓,晚上蚊子还多,忒烦人。”

说着,猛地提起鱼竿,把钓起的鱼放到水桶中,嘴上露出一抹笑。

突然,他发现什么似的,环望四周道:“对了,今儿怎么就咱们几个人,村里的那些老头呢?刘家两个老爷子,赵家那个,怎么都没来?”

“那群老头都去摘鼠曲草去了。”穿着格子长袖的老头说道。

“儒明你咋知道?”

“我今儿早上就来了,村里大部分人都出动去摘鼠曲草,哦,就是清明草,明儿孙家饭店会做清明粿吃,你们谁明天会来吃饭的,咱们拼个桌。”

林儒明自从蒋家出事后,来孙家饭店吃饭来得更频繁了。

先前还为自己亲家是蒋家的是有些羞愧,如今老天开眼,蒋家终于又回到原样后,他倒是来得勤快,遇到孙宝宝还会乐呵的打声招呼。

如今这位又是孙家饭店中的一位常客。

“清明粿?”他旁边的那位老人挠挠头道,“难怪孙家饭店门口围着好些人,我经过时看到平日在亭子中打牌的女人都在门口摘菜。”

“做这玩意儿可麻烦了,以前倒是多做,自从我老伴走后我都多少年没再吃过……”

“可不,现在的小孩不会做这些玩意儿,我家大闺女都四十来岁的人,连包子都不会做。”

“超市和外边店里也有卖清明粿,但那味儿不对。”

“我去年买过,吃着不对味,去问老板才晓得那是艾草做的。孙家饭店若是按传统法子做,我明儿还真得去吃一吃。”

第二日。

清晨,厨房内热火朝天,满屋子都充斥着香味。

除了平日里的那些菜香外,今天的厨房内,还有股清香,是浓浓的,清明菜的清香。

锅中热气腾腾,几排的灶台上都在蒸着各色各样的菜,而砂锅中也在炖着各种汤。

孙宝宝四人围在一起,两人将青团捏成饼状,另外两人往青团中包馅料,包好后捏成圆形,一个个放好。

等到快九点半之时,再把青团蒸一遍,端到客人桌子上。

而此刻,得益于清明小长假,门外客人数量比前几日多了不少。

孙宝宝一直觉得代排这事儿不太好,她们饭店菜品的价格本来就不太便宜,可是代排一次,就要花费一道菜的价格,这其实是增加了食客的负担。

不过她先前一直找不到解决的法子,直到前些天,孙宝宝请人设计出一个网上抢号的程序,将一半的座位号放到小程序中,另一半的号则还是按照原样排队。

这样不是特别富裕的食客,则可以每日晚上抢第二天的号。

至于原先帮忙代排的那些人,在孙宝宝砍断这条路后,竟然又找到其他路!

孙宝宝因为卤味越做越成熟,便开始每日加大分量,开通可以不需要在饭店内用餐,也可以单独购买的业务。

这个业务一出,许多人飞奔而来,就是为了买卤味。还有些不想出门的人,就让这群原本代排的人代购,然后和外卖员一般,送菜上门。

孙宝宝真是服了!

可见脑子灵活,又比较勤劳的人,怎么样都饿不死,怎么样都能挣到钱!

老宅门口,正在排队的客人,无比羡慕那些已经抢到号的客人。

快要九点之时,村口陆陆续续有小车进村,绝大部分都往孙家饭店那个方向开去。

“望天村近两年搞的不错,合理开发,农业为主,旅游业为辅,村民能轻松很多。”

一辆车子内,一个外表较严肃的女人看着窗外景色道。一路上,越接近村子,表情越和缓。

“不过孙家饭店开了后,这个村子村民们的旅游业收入倒是直直往上窜。”一旁的人这么说。

这几辆车子倒是没和其他车一样往孙家饭店开,而是在村口停下,没一会儿村长匆匆赶出来,带着一行人,游览一遍望天村。

此刻的孙宝宝,在忙得脚后跟打着后脑勺之时,接到童会长的电话。

提心吊胆了一个多月的孙宝宝,在此刻居然没有紧张害怕,只有轻松!

是的,轻松!

她终于可以安心睡觉了。

作者有话要说:时间来不及啦,匆匆跟你们说一句,酸菜芋头丝馅的清明粿巨好吃!!这两种咸的馅,我家都做过。

全勤勉强还能救一救……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白居易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