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听了点头道:“还是姐姐想的周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乃一举多得的好事。”
黛玉微微一叹,道:“孔夫子都言‘有教无类’,何况姑娘家想立足于世本就不易,有一门手艺傍身,以后的日子也不至于太艰难。”
黛玉自己得空便给女孩儿们上课,教她们读书。
如今院里十岁以上的女孩儿有四十来个,这个年纪正是要避嫌的时候,胡先生为人迂腐,死活都不肯教,黛玉只好亲自上阵。
不过一个人精力有限,黛玉无法,只能按年龄分作三班,自己教十三四岁的那一班,剩下的两个班则是在收容的一干妇人中寻到两个识字的,暂时先教着。
好在不学四书五经,只认字就行,倒也不算累。
紫鹃、雪雁两人跟着黛玉多年,潜移默化之下也略通诗书,虽不能教四书五经,但教认字还是可以的,故而也被逼着当了女先生,轮番给众人上课。
除此之外,黛玉还按各人喜好,让几个手艺好的老妈妈教她们厨艺,纺织,女红针黹。
鸳鸯识字不多,便单教女孩子们刺绣。
此外还特意雇了一个医婆来庄上,一则平日里孩子们有个什么头疼脑热的可以及时诊治,二则也可以顺带教一教女孩子们。
这时候女医极少,大夫基本上都是男子,许多大户人家的女眷即便是生病,也不大愿意找大夫来看,故而会医术不论是对自己还是对家人,都是一件好事。
王珣笑道:“我方才在庄上逛了半日,孩子们读书都甚是刻苦,还有几个年纪虽小,却颇有天分,日后指不定是有造化的。”
黛玉闻言道:“我先前便说过,不论是谁,若读书有天分,慈幼院会一直供他们读下去,即便读书不成,也能出去做账房,做掌柜,不至于衣食无着。”
不过为了避免养出忘恩负义之徒,也是公平起见,慈幼院会事先签好契约,只供到二十岁,若二十岁还未取得功名,便不再供养。
若是读书有成的,日后不论出去自立门户,还是科考做官,都须得回报慈幼院,有五年义务为慈幼院做事,或是教学,或是照看孩子,或是捐助银钱粮食。
至于没有读书天分的,满了十五岁都要自立,不管是出去做工,还是自己做买卖,三年之内,一半都得上交慈幼院入公账,若是不愿出去,留在慈幼院帮忙做事也可以,但只包吃住,没有工钱拿。
三年之后是走是留都任凭选择。
不过相较于男孩子,黛玉更担心的是女孩儿们,然碍于世情,她能做的事亦极有限,不过这些女孩子读书识了字,又都有一门手艺在身,以后的日子多少会好过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