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杨先生十分惊讶,他先前虽听老友赵秀才说起过王珣天赋异禀,却并没有放在心上,他当年游历大江南北,也见过不少所谓的神童,不过比常人聪明伶俐些,他们能做出诗词歌赋、锦绣文章来,却不知世间疾苦,民生百态,这样的人空有才学,却于国于民无益,更不合适为官。

王珣却全然不同,不仅天资聪颖,见识亦极为不凡,不论是朝政,商贾,乃至农桑,提起来无不原委洞然,毫无遗略。

而且但凡读的书教过一遍便能懂得,即所未见的书,未知的事,也能知其大意,有时说个典故,发些议论,杨先生竟莫从窥其底蕴。

这样的资质,杨先生平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因此爱才心起,教导也越发用心,暗中留心了一段时日,见他不仅学识出色,品行亦极难得,虽秉性纯良,难得的是行事却极有准则,周全妥当,分寸间拿捏的极好。

杨先生深知这样的美质良才可遇不可求,有心将王珣收入门下,将来师徒同登金榜,可谓是一段佳话。

王珣自是愿意,杨先生不仅学识丰富,见闻亦极为广博,虽性情端方,却并不迂腐,行事圆融通达,又不失风骨,这样的良师亦是可遇不可求,因此当即答应了。

杨先生欢喜不禁,择日便叫王珣行了拜师礼,正式收入门下。

贾兰见杨先生只看中王珣却没选中他,心下颇有些不满,不过转念想到对方不过是一寒门举人,身份普通,即便杨先生有意,他也不可能拜入其门下,因此没过几日便也丢开了。

杨先生对此只当不知,依旧如往日一般授课,他到底是受贾家之邀前来坐馆,因此虽收了王珣为徒,明面上依旧一视同仁,只是私下里才额外给王珣布置功课,讲解经义中的疑难之处,可谓是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当下已是腊月,离年日近,王夫人和凤姐儿治办年事,忙得不可开交。

贾珍那边也开了宗祠,着人打扫,收拾供器请神主;又打扫上屋,以备悬供遗真影像。

此时荣,宁二府,内外上下,皆是忙忙碌碌。

到了腊月二十八日,学馆也放了年假,王珣给杨先生拜了早年,又去贾母黛玉几处辞了,方回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家。

此时刘氏与刘姥姥也已将年货置办妥当,各色齐备,家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

二十九回乡祭了祖,次日便依旧回了城里。

大年初一一早,外面便传来阵阵花炮声,爆竹声不绝于耳,王珣好容易睡着了又被吵醒,一夜也不曾好睡。

天方蒙蒙亮,刘氏与刘姥姥便起来了,点香上供祭天地,狗儿也在门外点了串百响爆竹,噼里啪啦声响了半日方停。

王珣这下是再也睡不着了,叹了口气,从暖烘烘的被窝中爬起来,便见枕边放着一套新衣裳,大红朱红底子楼阁风景纹样缎面交领短袄,松花色绸面撒花裤子。

王珣换上新衣,才发现枕头下还塞着两个大红色的压岁荷包,打开一个,只见装着一个小巧精致的吉庆有余小金锞子,另一个则是小花生样式的银锞子。

王珣一笑,将荷包收好,方出了房门,去堂屋给刘姥姥、刘氏与狗儿拜年。

不多时青儿也已起来了,一身杏红镶边石榴红花卉纹样灰鼠袄儿,大红撒花百褶裙,裙摆上用五彩丝绒线绣着折枝玉兰花,头上挽着双环,簪着两支攒珠海棠花钗,越发显得肤白唇红,亭亭玉立。

狗儿看着眼前两个越发出色的孩子,心下十分欣慰,笑道:“过了年便又长大了一岁,可要更懂事些了。”

刘姥姥拉了王珣到跟前,摸了摸他的脑门,道:“我们板儿以后都平平安安的,好好读书,学业有成,步步高升。”

王珣抿嘴一笑,道:“谢谢姥姥。”

说话间刘氏端着一大盘饺子进来,笑道:“饺子好了,快来吃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