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手上干活麻利,一点不像刚昏迷过的人:“都说女人也顶半边天,咱们干活一点都不比男人差,就是有些忙不过来,你说这稻谷,一把一把搓,放在石磨上磨,多耗神啊。”
凉晴走到一架石磨前,笨重的磨盘目测有几十斤重,她用力推了下木把手,竟然没推动。
妇人心态也挺乐观,笑着对凉晴说:“姑娘,你推不动,这玩意儿沉。”
“是挺沉。”凉晴说,“你们再倒上稻谷,更沉。”
妇人笑了笑,算是默认。
时辰已经过了正午,眼看人家家里口粮也不多。
沈昭适时提出:“我们该离开了,就不叨扰夫人了。”
凉晴和成轲知道沈昭的意思,跟着起身,准备辞去。
妇人确实因为家里粮食不多,实在招待不了这么多人,这才迟迟没说留客。
见几位客人都是通情达理之人,还救了自己,愧疚不已道:“贵人等年节再来,年节家里会有余粮,一定款待周到。”
沈昭言辞周全地道了谢,三人同行离开。
驾上马车,一路返回。
凉晴却在马车内陷入了沉思,薛村的境况太过糟糕,老人外出讨钱,小孩想念书却无人教,妇人承担了大部分活计,田地荒芜、生计难持。
文朝大兴科举,究竟是功劳,还是功大于过。
沈昭看出凉晴在想什么,说道:“源头在科举,罪过却不在科举。”
是了,连沈昭一个当代人都能确信科举考试的优势,凉晴一个目光跨越千年的人怎么会看不明白。
即便现世对科举制度存在诸多批判,毋庸置疑,科举仍是古代最大的发明之一,甚至有学者提出科举考试是中国第五大发明。
“罪过在于,薛村的实际情况与科举考试制度没有兼容起来,导致全村受科举文化冲击严重,直接溃不成军。”凉晴分析道。
“是,你说的不错。”沈昭赞赏道,“但是要寻找兼容之法,怕是不易。”
这个时代下不易,若是放在现代社会,必定难度不大。
据凉晴所知,当今社会乡村中,农民外出务工的不在少数,时不时就会出现“农民工在都市”的词条,家里的田地却不像薛村一样荒了下去,有的一家人甚至只留老人在家看管,粮食依旧打得满仓满囤。
原因何在?
无他,田野机械化罢了。
前些年,那时人们不富裕,除了种植稻谷、小麦这些主要粮食庄稼外,还会额外留出空地,种植棉花、西瓜等一些价贵的作物,挣钱以贴补家用。
这些年,人们生活逐渐富裕,乡村流行种植“懒庄稼”,收种都有机械规模化操作,省时省力省事,不用费力就能五谷丰登。
凉晴想了下刚才在薛村田里看到的作物,稻谷占了大部分区域,这不恰好就是现代人所喜爱的“懒庄稼”么?
若是能有些机械化的东西,帮村民收割稻谷,那薛村的难题将迎刃而解。
只是……高效率的机械,要去哪找。
凉晴倒是懂一些原理,但从没上手操作过,不知道能不能捣鼓出这些东西,怕是难度挺大。
沈昭见她一会冥思、一会皱眉,像是有了些眉目,便问:“想到了?”
凉晴犹豫了下,还是摇摇头:“暂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