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 章

院角处有个吊脚凉亭,亭子旁是一小片竹林,风吹过来,竹叶刷刷作响,已经是深秋的天,天气微凉,月色却是潋滟好看,竹影投在白鹅卵石上,像幅意境美妙的中国画。

凉晴是个典型的理工女,对这些诗词啊国画啊没什么鉴赏能力,如今亲身置于这般雅致的地方,受环境熏陶,竟生出些文雅的心思。

她静静地用目光描摹地上的影子,想到丰子恺的名篇《竹影》。

正看着,零零碎碎的竹影被一道清幽的人影遮住。

凉晴抬起头,对上沈昭一张浅笑的容颜。

“发什么呆呢?”沈公子绕进凉亭,在石凳上坐下,理着衣袖,“敲了门,你没应,就直接进来了。”

凉晴收好思绪,否认道:“不是发呆,是在提高美学鉴赏能力。”

沈昭来了兴趣:“哦?”

“几千年文化凝聚流传下来的诗句名篇,定是有它的魅力所在,我虽然不懂、不会,却不能否认,不能拒绝接受和学习。”凉姑娘一本正经道。

沈昭赞赏地点点头:“孺子可教,擅长学习和接受能力强的人,注定不会被时代淘汰。敢问凉先生,你是怎么提高的呢?”

凉晴指了指地上:“竹影啊,像不像一幅水墨画。”

“像,太像了。”沈昭起身,还把凉晴拉了起来,“你站这里。”

凉晴被他拉着,一会儿往前走挪两步,一会儿往后靠两步。

终于,沈昭说:“好了,你看。”

凉晴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原本只有竹影的地上,又出现一位身量纤细、玲珑有致的古风美人的影子。

她着实被惊艳了下,影子延伸到自己的脚下,才后知后觉道:“我啊?”

沈昭笑道:“是啊,水墨画中怎能无美人?”

墨色竹影下,美人衣着简单清幽,像是为了确认这般身影真是自己,歪了歪头。

于是,古典美人便像只懵懂小奶猫,瞬间萌了起来。

沈昭看得兴起,忍不住在她头上比了两只兔耳朵。

凉晴问:“你们也喜欢比兔耳朵?”

潜言之,古代人竟然也喜欢这么干,她以为只有现代人拍照时才喜欢比剪刀手呢。

“啊,多可爱啊。”沈大文豪谈古论今,引经据典,“据说前朝有位王爷喜欢作画,画中女子不拿圆扇,不拿花枝,就比两根手指,甚是活泼可爱,引得京城里姑娘争相跟风模仿。”

凉晴听得好奇,评价说:“还挺超前。”

沈昭没听懂:“啊?”

凉晴不做解释,想起沈昭白日里对他竖起的拇指,也伸出手做了个同样的手势,问:“这也是那位王爷发明的吗?”

“当然不是。”沈昭说,“起源已经不可考,总之是夸一个人“很厉害”的意思。”

凉晴教他:“是‘很赞’的意思。”

沈昭笑问:“很赞?”

凉晴点点头。

沈昭点了点她的脑袋,真诚发问:“你这里面装的都是些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

这就算稀奇古怪了?